第101章 攻心之策(第2页)
船队劈波斩浪,逆流而上,目标——武汉。
作为在北方称霸一方的大军阀,韩复榘深知头顶悬着一柄利剑。先锋军实力强横,更握有“抗日”的大义名分。
在他看来,对方最可能的手段无非是借整编之名,行吞并之实——或拆散他的部队,或掺入沙子稀释他的掌控力,甚至首接收买他麾下大将,让他步老长官冯玉祥被架空的后尘。
然而,先锋军副司令王犀的做法,却让他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下来。王犀到任后,先是设宴款待包括他在内的鲁军高级将领,言辞恳切,姿态放得很低。
随后,又提出组建“铁血救国团”,任命韩复榘为副团长,宣称旨在凝聚军心、宣扬抗日救国思想,并邀请军中“精英”加入。
这提议让韩复榘心头掠过一丝警惕,但转念一想:自己在军中经营多年,根深蒂固,威望岂是轻易可撼动的?
王犀这种近乎首白的拉拢手段,甚至让他在心底生出一丝轻蔑——堂堂先锋军副司令,政治手腕竟如此粗糙!
他甚至盘算着,正好借这“副团长”的身份,反客为主,将“救国团”掌控在手,反过来渗透先锋军。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看似拙劣的阳谋背后,藏着王犀更凌厉的杀招!
先锋军一入济南,便掀起了铺天盖地的抗日宣传浪潮。韩复榘起初不以为意,认为不过是新主官收买人心的寻常把戏。
很快,王犀提出,希望韩部选派一部分“纪律优良、熟悉济南情况”的士兵入城,协助维护秩序。韩复榘觉得这要求合情合理,便点了些部队参与。
这些协助维持秩序的士兵,很快感受到了不同。先锋军不仅待他们客气,还时常分发些额外的食物、香烟作为犒劳。韩复榘得知后嗤之以鼻:“小恩小惠,收买人心罢了,哪个新官上任不点三把火?翻不起大浪。”
然而,这星星之火,却以他始料未及的速度,在军营内部燎原!
当济南城的大街小巷被抗日救亡的标语覆盖,当一场场由学生、市民发起的游行集会在街头巷尾激荡着爱国热情,那些进城执勤过的士兵,成了最活跃的“传声筒”。
他们将城里的见闻、先锋军士兵的言行、市民的热情、学生们慷慨激昂的演讲,带回了军营。那些关于国家危亡、匹夫有责、誓死抗敌的言论,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普通士兵朴素的爱国情怀和血性。
军营里,不再是死气沉沉的操练和长官的呵斥。休息时间,士兵们聚在一起,议论着日寇的暴行,讨论着“铁血救国团”的宗旨,传唱着新学的抗日歌曲。
这股自下而上的热潮,其汹涌之势让基层军官们措手不及。他们试图压制,却发现连自己都开始被感染,甚至有人私下里也加入了讨论——国仇家恨面前,长官的积威似乎没那么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