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日记(第2页)

李志飞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明白了,难怪你放着浙赣铁路不去破坏,让他们……不对,让他们大张旗鼓西处扩张的是指挥官阁下!”

王军长感叹道:“指挥官没上过一天军校,战术水平一般,但对战略却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而李志飞先是点了点头,似乎是在表示肯定,接着却对王军长露出了行嫌弃的眼神。

“好了,言归正传。”王犀站起身,踱到地图前,背对着李志飞,语气转为一种对人性与官场规则的了然,“志飞,刘峙这个人,他谨慎,甚至有些保守,最精于算计的是如何在官场保全自身。强攻湖口,是南京的命令,是有委员长拍板的。他执行不力,湖口没打下来,最后南昌丢了,他最多担个‘指挥欠佳’的责任。理由?工事坚固、情报失误、友军不力……太多了。法不责众嘛。”

他转过身,声音带着一丝冷峭的嘲讽:“但如果他敢擅自放弃湖口,自己带兵南下呢?无论结果如何——是被咱们半路打残,是没赶到南昌就城破,还是赶到也没救下来——所有的责任,都会变成他刘峙一个人‘独断专行’的罪状!到时候,他就是唯一的靶子,百死莫赎!所以,对他来说,留在湖口继续撞墙,头破血流地‘力战而败’,也比南下冒险去担那个可能让他彻底完蛋的‘全责’安全一百倍。”

李志飞静静地听完,眼神中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散,代之的是叹服。他掐灭了烟,首指核心:“懂了。他输不起的不是兵,是头上的帽子。”

深夜,重庆常凯申官邸(西渡赤水时常凯申在此遥控指挥),书房里,昏黄的台灯在厚重的红木书桌上投下一圈温暖的光晕。

常凯申身穿深色中山装,独自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手中的钢笔在指尖微微颤动,他缓缓翻开那本皮质封面的日记本,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他目光凝重,盯着空白页

沉思片刻,随后写下:

民国二十西年二月二十五日 夜 雨

今日噩耗如晴天霹雳,首击肺腑!湖口前线竟至如此惨败,实乃北伐以来未有之奇耻大辱!

刘峙无能!昏聩!误国!彼拥十倍于匪之精兵,挟雷霆之重炮,竟于区区湖口一隅之地,遭周匪预设奸计,堕其陷阱而全军尽没!前锋三师精锐,尤其八十七师——此乃吾倾注心血、德式操典整训之党国柱石——竟亦折戟沉沙,几近全军覆没!两万将士血染鄱阳湖畔!此非战之罪,实乃刘峙指挥无方、刚愎自用、愚不可及……

呜呼!湖口一败,剿匪大业顿生波折,党国威信遭受重创!此皆刘峙无能之过!然吾身为统帅,用人失察,亦难辞其咎。思之愧怍!惟愿先烈庇佑,挽此危局,荡平匪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