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确定军饷(第2页)

第二天,谷盈按时到九江指挥部参与军事会议,他原以为如此高规格的会议,讨论的必是战略部署、战术推演或情报分析这类要务。没想到会议伊始,周辰提出的第一个议题竟是"军饷标准"。

这个词汇对共产党人而言着实陌生——众所周知,红军从不发放军饷,而是以部队供给制闻名。与国民党军动辄6-10块军饷却层层盘剥、士兵还需自购生活用品的做法相比,红军虽无现金军饷,却包揽全部生活开支,更分配土地给军属,战时另有津贴。就基层士兵实际生活水平而言,红军反而更胜一筹。

与红军一样,先锋军也是由部队承包了全部的生活开支,无论是服装鞋袜、洗漱用品还是最重要的伙食,都不需要士兵们花上一分钱。哪怕是生病了也有军医免费进行医治,这个待遇放眼21世纪的各国军队也属于名列前茅了。

但先锋军的高层在此基础上仍然决定要给士兵们发放军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维持士气稳定,培养战士们的归属感。用一个永修籍士兵经常对士兵们说的话,眼下在部队里的生活比在家乡的地主老财过得都要爽,只有脑子有病才会想要回国民党那边。

而经过商讨后,定下来的军饷标准是:新兵6元,二等兵8元,一等兵10元,下士12元,中士16元,上士20元,少尉40元,中尉60元,上尉80元,少校120元,中校150元,上校200元,少将240元,中将300元,上将500元。(技术兵种还有额外的津贴)

从表面薪资数额来看,先锋军的标准确实较国民党军略低,尤其是将校级别军官的待遇差距更为明显。但这一比较尚未计入福利体系的差异——在先锋军,军衔每晋升一级,所享受的福利保

障便呈几何级数增长。

当一名军官晋升至少校军衔后,其本人及首系亲属的日常生活开支几乎全由部队承担。从子女教育到医疗保健,从住房分配到日常供给,体系化的保障让校级军官无需为生计烦忧。当然,若有人追求锦衣玉食的奢靡生活,那再高的薪资也阻止不了他的堕落——毕竟纵有金山银山,也难填无底欲壑。

更不用说,先锋军的薪饷首接发放到先锋银行士兵们的账户上,从根源上杜绝了克扣军饷的可能。

而士兵们从银行里取出来的军饷自然是先锋军发行的"先锋票",而非金属货币。由于有充足的粮食、布匹等战略物资作为信用担保,先锋票币值保持稳定,己在九江及周边地区建立起良好的流通信用。在前期作战中,部队曾用先锋票奖励立功官兵,官兵接受度普遍较高。此次作为正式军饷发放,预计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即便个别士兵对纸币存疑,也可随时按面值兑换成等价的粮食等生活物资,确保官兵权益不受影响。这样的军饷制度既减轻了金属货币的运输压力,又能够有效的减少军费开支。

周辰粗略估算后发现,得益于系统完善且廉价的物资自产体系,在同等规模且不计武器弹药成本的情况下,其军费开支仅需国民党军队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当然,仅限于养军,由于周辰有给安家费的习惯,组建部队的费用实际会远高于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