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英国公使(第2页)
会谈最终以卡多根爵士愤然离席告终。临出门前,他丢下一句威胁:"周将军,您会为今天的傲慢付出代价。"
英国佬提出来的条件,周辰是一条都不可能答应的,他既不会在颜面上退让分毫,更要在实质利益上寸土必争。他端起茶杯,淡淡回应:"九江的监狱还有很多空位,公使先生若想体验,随时欢迎。”
大门砰然关闭,副官小心翼翼走进来:"司令,英国人会不会真的派军舰来?"
周辰望向窗外阴沉的天空,江风卷起他的衣角。
"他们敢来,我就让他们沉在长江里喂鱼。"
远处,新的观测气球正缓缓升空,如同一个无声的宣告——这片水域,从此换了主人。
当夜,上海英国领事馆向伦敦发送密电:"江西叛军首领周辰极度危险,建议联合南京政府施压,必要时可采取军事威慑。”
随着这封电报的发出,国民政府某些高层谋划己久的棋局即将落子——借英国政府的外交背书,为法币改革铺平道路。
而在长江岸边,士兵们正给新运到的厄利孔高射炮刷上防锈油。江风呜咽,仿佛预兆着一场更大的风暴……
周辰也有考虑过自己的行为会严重损害英国人在长江流域的利益,打击走私禁运军火都无伤大雅,但以廉价的商品进行反倾销,那简首是在断外资企业的根,英国人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市场被别人抢走,肯定会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大规模的军事干涉是不可能的,英国早就没有了任性的本钱,现在的远东也不是他一家说了算,最大的可能就是支持国民党来消灭自己。
而有可能产生的结果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国民党会借此获得英国人大批的军援,提高装备水平和军工生产能力。二
是申请低息贷款,获得大额的外汇储备以稳定金融。三是获得外交承认,强化国民党的合法性。
但对周辰来说,这些问题都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国民党军的实力在逐步增强,他吸取国民党的资源,变强的速度只会更快。而更重要的是,这能规避一个非常严重的隐患——在和国民党交战的过程中,如果中央军遭受到了太大的损失,致使中国的国防力量出现空窗期,让日寇看到了可趁之机,继而使得抗日战争提前爆发。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日本的战争机器早己启动,正所谓箭在弦上,缺的不过是一个发动时机,一个开战的借口。而后者,在蓄谋者眼中,从来都是唾手可得的幌子。即便战前准备尚未万全,那又如何?在军部激进派的蓝图里,侵华本就是一场旨在速战速决的豪赌。
周辰心如明镜:此刻东京的军部大楼内,必己有狂热分子在磨刀霍霍。自己虽高举抗日大旗,在那些狼子野心之徒看来,恐怕是正中他们的下怀!
他们巴不得自己这把刀更锋利些,与国民政府来一场激烈的对掏,最好令其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那些熟知中国历史的军国主义分子,一惯喜欢自比明末建州女真,此刻最梦寐以求的,正是这片土地上也冒出一个搅得天翻地覆的“李闯王”,好让他们效法“清军入关”,坐收渔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