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城发火 作品

第210章 刘备等于齐国?(第2页)

包括到青州来,他也只是代领青州刺史,最看重的官职还是之前大将军何进给他封的那个骑都尉。

这样一来,就显然和袁绍以及公孙瓒,不是站在一条线上的。

他认可的是长安那个朝廷。

而袁绍呢,是想要另立新帝的。

公孙瓒虽然没有这样操作,也反对袁绍这么做,可是讨董的过程中,他却并没有参与,而是一首待在幽州,展现出了一定的野心。

和他们两人比起来,刘备可谓是真正的汉室忠臣了。

“备无力从董卓手里,将天子解救出来,留在青州,也不过是因为青州的父老极力挽留。除此之外,做任何事,都会违背备的行事准则。所以两位,不管你们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备……都不能答应。”刘备继续说。

荀湛和关靖沉默。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刘备话里的意思,谁都听得出来。

你们要打,自己打去,别拉上我。

我就待在自己的青州,谁也不帮。

毕竟青州刺史,如果离开自己的辖区去进攻别的诸侯,那是不符合朝廷规制的,这种事情,我不会去干。

这种话说出来了,那就是摆明两不相帮了。

这种做法,在各路诸侯纷争的大背景下,会显得很蠢。

就好像战国后期的齐国,自己就守在自己国家里,谁也不帮,还想着和秦国当东西二帝。

结果秦国最终灭了五国,再打过来的时候,齐国就一点抵抗力都没有了。

考虑到刘备现在占据的地方就是故齐之地,就更讽刺了。

不过综合来看,刘备似乎也是这样的老实人啊。

大将军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为了义气,他也敢五十人出塞。

大将军死后,他只带了几千人,就敢会合诸侯,一起讨董。

其他诸侯都不出兵,他就敢和曹操等人一起去。

来到青州,则是因为陈纪的邀请,和他的师长卢植在平原……

似乎看着就是一个凭借自己意气,随意去做事的人。

所以公孙瓒和袁绍相争,他就很为难。

公孙瓒是他的兄弟,可是公孙瓒对讨董没有兴趣。

袁绍是讨董的盟主,却一心只想扩大自己的势力。

两个人的行为在他看来都是不义的,他却没有能力平息这样的不义。

所以只能两边都不帮。

而且选择中立,也未必是坏事。

真的有一个霸主出来了,大不了带着青州投了便是。

他一个家道中落的织席贩履之徒,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也不错啊!

退不失为富家翁,进可为开国元勋!

还要啥自行车。

荀湛仔细想了想,觉得刘备这样的选择也不错。

关靖虽然有些失望,不过也确实是个还可以的选择。

当下两人同时向刘备拱手,觉得自己基本上己经达成了来到青州的任务。

就算拉不拢刘备,也不能让刘备靠近对方。

这个最低目标,不是己经成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