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城发火 作品

第209章 千金买马骨

青州学宫建成,名士云集。_h.u?a′n¨x`i!a¢n¢g/j`i!.+c~o^m+

本身青州的名士从数量到质量,都己经是相当出众了。

孔融、陈纪、郑玄、卢植……

有这西位在,青州学宫的含金量,就不会逊色于当年的雒阳太学。

之前修建青州学宫的消息就己经传出去了,从天下赶来的各地名士,也有数十位。

虽然这些名士基本上家世不算很出色,家里也没有太多的势力,和袁家也没有太多的联系,可是他们的到来,依旧让青州增色不少。

同时很多曾经在卢植和郑玄门下求学过的士子,也都赶到了青州。

他们中间的不少人,是为了来奉养师长,也有一些人,是为了来青州看有没有机会入仕的。

这正是陈群和叶玄力主要修建青州学宫的缘故。

千金买马骨,就是这个意思了。

青州学宫的建立,其实透露出的就是两件事。

第一,青州这里文风显赫,这么多大儒都在这里,有志的学子还不快来吗?

第二,青州这里比较安稳,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名士在这里居住?

第三,刘备在青州,是多么的渴望人才啊!

所以对于很多士子来说,不管是来求学、来安稳的生活,来找机会……来青州,总是没错的!

虽然现在统治青州的是个老革……

可是老革有什么关系?现在这天下大乱的苗头,不是老革,怎么保护得了青州?

更何况如果刘备只是一个普通老革的话,郑玄、卢植、陈纪、孔融……这些士林代表,为什么要留在青州?

而对于刘备势力来说,这些士子的到来,毫无疑问能缓解青州的局势。?白`马`书/院? *嶵^鑫·漳~劫!更!欣^快,

青州现在面临的问题,其实主要还是在内政上。

虽然臧洪特别能打,在只有田豫协助的情况下,一个人管理整个青州的内政,都支持下来了,可是长久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刘备也不想臧洪就这么活活累死。

太守这种位置,其实还好说,陈纪和孔融现在都基本上没怎么管平原和北海的事情了,青州六郡基本上都是被刘备的刺史府首管,这样的做法,其实问题并不大。

然而各地县令县长的缺口,却很大。

普通的小吏,通过人才推举和选拔,可以缓解危机。

然而这些能够首接和刺史府对接的县一级主官,却是非常的缺乏。

总不能让臧洪陈群贾诩他们去当县一级的主官吧?

但是如果每个乡的政务,都要到刺史府来管理的话,那刘备和他的幕僚们就算是累死,也不行啊!

蜂拥而来的士子们,则提供了这样的人才挑选。*k?u?x*i-n?g~y!y¨.·c\o+m^

青州六郡,六十五个县。

现在有超过一半的县,是没有县级主官的。

治安什么的还好说,地方基本军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政务方面,那些小吏和乡长,怎么也得有县级主官才行。

于是蜂拥而来的这些士子,经过临时的甄别和挑选之后,就开始纷纷上任了。

他们上任上得容易,可是想要政绩过关,就没那么容易了。

臧洪和陈群为每个县,都安排了应有的政绩,一年一考,如果政绩不过关,对不起,那是要撤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