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孔融的贡献(第2页)
“那是自然,我中华文化,正是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之上,不管是先人典籍还是圣人经典,就没有看不起农事的。”刘备笑道。
“其实融主要是想,如果青州的粮食产出足够,使君对酒的控制,也就会放开了!”孔融摸了把胡子,然后笑道。
其他人一愣,然后纷纷大笑起来。
为了粮食的消耗减少,刘备之前的颁布了严令,除了官方之外,禁止民间私自酿酒出售,就连官方的酿酒,也严格限定了数量,提高了酒的价格。
对孔融这种嗜酒如命的人来说,这可是要了亲命了。
可是他为了以身作则,只能忍着。
“孔使君真要是这么想喝的话,我想办法帮你酿点好酒吧。”叶玄笑道。
高度酒他很久没捣鼓了,因为这玩意确实太耗费粮食了。
简雍一下就抬手指向叶玄:“主公,快将元晦抓起来!他有酿酒的器具!”
所有人同时爆笑。
刘备哭笑不得,瞪了简雍一眼——没完了你还?
“孔使君此书,让青州粮食增产,不知道多少,喝点酒,也是应该的。”刘备笑道。
“那就先谢过玄德了!”孔融大喜。
不过不管怎么说,孔融编出来的这本农书,确实取得了极大的效果。
推荐上来的劝农小吏,都会集中在青州学宫学习这本农书。
各种环境、各种时令、各种地形,应该怎么播种,先种什么,后种什么……
生
地如何开荒,熟地如何耕种,什么轮种效果更好,什么时候种什么东西,能解燃眉之急……
还有怎么堆肥,怎么增加土地田力,什么地要深耕到什么位置,什么作物间隔多少最佳……
这些都是细节,然而这些细节如果都能够注意到,就会是实实在在的增产。
从这个角度来说,孔融编撰的这本农书,比他一辈子吟诗作赋的贡献都要大。
而起因,只不过是孔融觉得自己想要感谢一下刘备和叶玄帮他修建青州学宫而己。
对于孔融编撰农书这种事情,士林中有不少人觉得孔融是不务正业,不过这种话,也没人敢说。
因为不管是圣人还是经典,都会将农业放在第一位。
毕竟谁都知道,没饭吃,就会饿死。
他们可以看不起农人,但是不敢公然挑战这种政治正确。
这才是真正的政治正确。
天下的百姓也不会懂什么是士族,什么是军阀,他们只知道,谁能给他们饭吃,他们就可以跟着谁走。
在时间进行到初平三年的三月,冬小麦还差一个月就可以收割的时候,青州学宫,终于在临淄城外不远的地方,修建成功了。
颇为气派,前后三进,都是广阔的大厅,再加上一些偏厅。
最里面是名士们坐而论道的地方。
第二进是每年新推荐的吏员学习处理政务的地方。
最外面则是学子学习的地方。
在这战乱的时代,能有这么一件文化盛事,青州用最低调的方式,完成了最高调的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