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只是小吏而已(第2页)
现在让他们竞争上岗,太过分了!
“只是为了补充小吏罢了,若和以前一样,让当地县令自行征辟,一来现在青州当地豪强较少,反而都是新的居民,二来各地县令都有空缺,就算临时征辟士子担任县令,他们对地方情况也不熟悉,反而容易引起混乱。所以以这种方式,选拔一大批小吏,充实到各县去办理实务,所有政务的考核都由刺史府来掌握,岂不是比临时去安插那么多太守、县令来得方便?”
叶玄似乎轻描淡写的说着。
其他人继续沉默。
毕竟大家都不傻。
尤其是在场的这些人。
贾诩、陈群、臧洪、田豫……
哪个不是计谋深远,见事极明?
说是只选拔小吏,可是当这样的做法形成习惯之后,接下来是不是要用这种方法选拔更高的官员了?
小吏最高只是三百石,确实无所谓。
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眼角都不会瞥向这样的位置。
可是接下来呢?
这些选拔出来的小吏,功劳卓著之后,是不是要选拔得高一点?
六百石?
再高一点?
刺史表面上也就六百石而己!
叶玄这样的话,其实也是让在场的这些人表态。
是不是愿意全心全意的站在刘备这一边。
武将们是没这个问题的。
军中升职,说穿了还是看战功。
没有战功,升上去了,也坐不稳。
文官就不一样了。
东汉士大夫确实从来不关心武将的官位是被什么人获得的。
但是他们很看重文官的官位是怎么获得的。
沉默良久后,陈群站出来了。
“主公,群觉得元晦的提议……确实可行。”
场内气氛立即就算轻松了一些。
毕竟和贾诩还有臧洪比起来,陈群的出身,算是最高的。
虽然他爷爷最高不过做到了太丘长,他陈家本来也并不是什么阀阅之家,是因为出了一个陈寔,才让他陈家立足在世家之间!
这一点和范阳卢比较像。
都是之前不算什么,突然基因突变出了个超级牛叉的人物,造就了一个经学世家。
从这个角度来看,陈群会同意,似乎也正常。
毕竟颍川陈并不是什么历史悠久的大世家。
虽然很多人因为淋过雨,就要把别人的伞也给掀了。
可是陈群并不是这样的人。
这么一看,刘备麾下虽然也有了一些文士,可是真没有被世家侵入进来。
贾诩,西凉鄙夫。
臧洪虽然有一个当到护乌桓校尉的爹,不过他家不是经学传家的,他祖上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臧宫,后代都是混将门,而不是混名士圈的,他更偏向文臣而不是武将,主要是他个人爱好。
田豫更不用说了,出身贫寒。
其他不是刘备属下但是也是归属青州的名士,陈纪、卢植,刚才说过了,都是靠个人能力拼出来的名声。
也就孔融算是祖上是至圣先师,可是孔融的性格,大家都懂,他更像一个狂士,并不在乎这一点。
于是在陈群站出来之后,叶玄的提议,算是被默认了。
暂时只目标定在小吏的选拔上,最高不过三百石。
而且说明了只是暂时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