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城发火 作品

第196章 好像和预想的不太一样(第2页)

孔融来要求修青州学宫,这个事儿他不好推辞。

因为修学宫这种事情吧,说出去就天然占着大义。

你要是不修,第一在士林里名声不好,第二人家孔融都几乎等于是把北海给你了,你给人家修个学宫怎么了!

一个郡国换一个学宫,你还觉得不划算吗?

那就太过分了!

可是要修的话,那就得花老鼻子钱了。

地方不好,人家名士都不稀得来。

而且要是孔融卢植郑玄陈纪这种大名士都在学宫里,你好意思给人修个破屋子?

怎么也得看得过去啊!

而且其他士子来了,总不能就住茅草屋里,天天自力更生种地养家?

你不得提供吃的啊。

而且这帮人吃差了还不行。

简首就是找一群爹过来。

但是学宫要是修起来了,那好处也是很明显的。

至少会有很多士子来求学。

这些人消费水平一般都不会差,能带动青州的经济发展。

而且这些人至少也是有些才学的,可以很好的弥补青州基层官员大量缺失的问题。

同时如果青州的士子多了,普通老百姓也会愿意来。

毕竟老百姓都是看士子走的。

人家去什么地方,就说明这地方稳定,能安稳的求学。

那么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很好的一件事。

其他地方难免都会打仗,说不定就会不断的有外地的流民涌入。

如果接收得好,那青州的底蕴,就会不断的膨胀。

这是一种短期可能不见效,看长远却很有利的事情。

问题就是现在钱不够。

结果叶玄借力打力,轻轻

巧巧的把锅甩到了孔融身上。

让孔融找那些大族筹钱。

这种事,孔融去干,影响就小很多。

因为人家是名士,名士要修学宫,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

催你们出点钱怎么了?

还想不想混士林圈子了?

这样一来,又修了学宫,又减少了这些大族的力量,算是一举两得。

用大族的钱,用孔融的面子,修学宫,拉动青州的经济。

好处都是刘备的。

坏处基本没有。

刘备不由得在心里感叹,这tm就叫大才啊。

明明是有些左右为难的事情,却搞成了几赢。

实际上青州那些地方豪族,也不算输。

他们付出的只是钱粮,获得的却是搭上士林的机会。

这好事,平时出钱都没有呢!

你嫌贵我还嫌贵呢,你就说你要不要吧。

刘备几乎可以想像出来,绝大多数的地方豪族,都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

少数要钱不要命的,有关羽带着水军过去,也就好办很多了。

得到刘备首肯之后,孔融算是真正开心了。

虽然仔细想想,似乎和自己预期的想法不太一样,可是不管怎么说,青州学宫有机会修建起来,就是一件好事。

至于去找豪族募捐,孔融是不在乎的。

在他看来,他愿意放弃北海的权柄来修青州学宫,那些豪族要付出的代价,难道比自己大吗?

你们失去的只是钱粮,我失去的可是整个北海啊!

这样想了之后,孔融就有些心安理得了。

就这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