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我要修学宫(第2页)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叶玄在面对刘备的时候,总是显得很洒脱自如,不拘一格,然而带兵在外的时候,又很守本分,看起来就显得有些性格分裂。
“接下来清点人数,还要发放粮食,都需要大量的人手,看来也只能找孔使君要了。”叶玄继续道。
叶玄带来的都是军人,虽然也有辎重营的士兵,可是让他们去管理这些事情,就有些为难了。
虽然叶玄也在军中推广了一些扫盲运动,然而效果也没有这么快的。
所以还是只能找孔使君薅羊毛。
孔使君倒是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第二天,孔融从都昌派来了不少小吏,而且让他们首接听从叶玄的吩咐。
放权放得那叫一个彻底。
这些小吏都是文化人,做事也比较精明强干。
叶玄让他们去统计黄巾总共有多少户,清点他们拥有的财富,然后根据财富的不同档次决定需要给他们补贴多少。
这种事虽然看起来有些不公平,可是在现在这样的时候,只有把钱粮花在刀刃上,才是最重要的。
而叶玄本人则是带着诸将,在训练着黄巾中那些没有家室之累的士兵。
通过身体素质和个人武力分成正兵和辅兵,一同接受纪律和队列训练。
这种训练也让昌豨开了眼界,毕竟他之前虽然也算是善于练兵,可是从来没有在这些细节方面注意过。
打仗的时候虽然他的指挥能够很快的通过手下军官进行调整,然而军队在行动的时候,怎么也不会太整齐。
不够整齐,在短兵相接的时候,就会吃大亏。
难怪刘使君治下军队打仗如此出色,原来都是这么练出
来的。
刘备手下诸将里,最擅长练兵的还是高顺,不过在叶玄带来的队列训练加持之下,其他将领继续练兵,效果也都不错。
其中最擅长带兵的,还是关羽和程普。
练兵和统兵的能力,往往能决定一个将领的上限。
现在刘备麾下猛将如云,不过真正练兵与统兵能力出色的,除了叶玄之外,就是高顺、关羽和程普。
和他们历史上的定位比较符合。
练了几天兵之后,刘备的回信到来了。
在信中,刘备指示,让程普为正,韩当为副,统领北海当地的郡兵,同时留下五百精骑作为他的核心部队,协助孔融稳定北海局势,叶玄与关羽、潘璋、李条、武安国、太史慈、管亥和昌豨一同带着降军与其他士兵回到齐国。
叶玄向诸将出示了刘备的信,然后开始分拨人手,这时候黄巾妇孺们基本上被甄别完毕,没有家室的青壮也己经重编完毕,武安国对程普交割了统兵的印信,也跟着叶玄一同离开。
孔融带着北海的幕僚前来相送,对刘备留下将领和士兵留在北海这种行为,孔融是一点意见都没有,反而似乎很是欣喜的样子。
“元晦啊,记得告诉刘使君,让他也尽快派人来安排北海的俗务!我打算在青州修建学宫,招揽天下名士,北海的事情,我是实在不想管了啊。”孔融对叶玄道。
叶玄注意到,孔融背后的幕僚们,一个个面如死灰,透着一股“毁灭吧,赶紧的,累了”的颓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