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城发火 作品

第113章 刘备的根基(第2页)

这年头,想要起兵的话,家眷也得稳妥一点才行,比如袁绍起兵的时候,家眷就是托付给了兖州太守刘岱,曹操起兵的时候,家眷则是托付给了张邈。

这种托付家眷的事情,不是关系好到了登堂拜母交情的话,是没有人会做的。

而且接纳朋友的家眷,好好的保护起来,本身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刘备没有这种值得托付的朋友,也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所以只能依靠卢植,让卢植去陈纪那里避难的同时,也把将士们的家眷都带过去。

要是没有卢植的话,就是历史上的刘备。

西处颠沛流离,家眷也基本上没人管,所以前期跟着刘备的人实在不多,得到了徐州之后,又因为一首没能稳固下来,继续颠沛流离,自己的老婆儿女都数次失去,就别说是将士们的家眷了。

这也是刘备集团的二代往往都不怎么成器的原因。

活下来的都不多,能在活下来的过程中得到良好教育和培养的,就更少,在数量少的情况下,想要选拔出足够多的人才,那就是天方夜谭。

本来对于一个集团来说,二代的数量和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卢植离开之后,算是解决了刘备集团的后顾之忧,而刘备在这段时间里,也没有闲着。

除了继续训练自己原有的人马之外,刘备集团还在圉县继续招兵买马。

他手头的钱粮还是不少的,之前回幽州募兵,大部分都是打秋风,所以何进给的钱粮动用的不多,在常山国抵御黑山贼,又获得了不少补给和当地大族的馈赠,不说富可敌国,维持自己的扩军还是能做到的。

再加上高顺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之后,深深的被刘备的魅力所折服,他这样的人,一旦认主,就不会再有什么动摇的。

所以他主动的出售了自己

在圉县的那一部分家产,帮助刘备招兵买马,原本他的那些田客,几乎都选择了加入高顺麾下,高顺经过精挑细选之后,从中间挑出了七百人,全部都献给了刘备。

作为一个小土豪,高顺这也算是带资入组了。

刘备对高顺的做法相当的赞赏,然后转手就让高顺统领这七百人,自成一营,算是叶玄之外,刘备阵中第二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

这种操作其实也正常,乱世之中就是这样的,你带资进组,当然就能获得更高的地位。

就算是在后世组建公司的过程中,如果你能带着资金过来入股,那就算你刚来,当个副总,又有谁会不服气呢?

除了高顺招的这七百人之外,刘备还用军中的物资同样招募了数百步兵,组成了一个新的步兵营,交给关羽来打理。

这样一来,刘备麾下能作战的士兵就扩张到了两千多近三千人,一共分成了西个营,剩下的还有数百民夫,则是编成了辎重营。

当然了,名义上说是营,实际上每个营的士兵数量都不满千人,只能算是加强曲。

可是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情况下,这支三千多人的军队,就将会是刘备纵横乱世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