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零 作品

第106章 !你这是诬陷!你这是造谣(第2页)

几人离去后,苏建设憋着笑回了屋。

楚嫣已在屋内备好早餐:两碟咸菜,两个煮蛋,一碗牛奶粥。

“建设哥,快来用餐,凉了味道就不好了。”

“还是我媳妇贴心。”

苏建设轻抚楚嫣的头,随后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

“嫣儿,我上午得去趟厂里。”

“现在不是假期吗?”楚嫣坐在对面,细致地剥着蛋壳。

苏建设未答,只是微微一笑:“嫣儿,换份工作吧,去厂里后勤做文员。”

“坐着办公,比你现在的活儿轻松不少,待遇也好。”

“啊?”

“可是...建设哥,我没文化,怎么做文员呢?”楚嫣羞涩地低下了头。

“没文化怎么了?没文化就不能当文员了?后勤那些人还不如你呢。”

苏建设拉着楚嫣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旁,两人对视着。

“嫣儿,我懂你的想法。但你要相信建设哥,从来都是别人求我们,我们不用求别人。”

今早签到,系统奖励了机械理论技术精通,就像厨艺一样,苏建设惊喜地发现自己又掌握了一项技能!

这项技能如今非常抢手!

苏建设计划利用这项技能为自己创造良机!

“放心,去了后勤,你每天都能悠闲地看报纸。”

“啊?”楚嫣惊讶地捂住嘴,满脸不敢置信:“建设哥,你们后勤那么轻松吗?”

“当然。”

...

早餐过后,苏建设整理好衣物,向轧钢厂走去。

路过书店时,他精心挑选了一本机械方面的书籍,买完后放在地上踩了踩,随意折了几页做旧。

轧钢厂有一台机器,是当年某国赠送的。

旨在提升工厂的钢材产量。

不得不承认,子在机械领域的才能确实非凡。

仅凭那台机器,一经部署,竟使轧钢厂的产量激增了两成!

这两成的增长绝不可小觑。

当时条件艰苦,电力资源紧缺,即便优先供给这些工厂,许多仍只能实行做二休五或做三休四的工作制。

没电,生产无从谈起。因此,此时能提高产量的机器尤为珍贵。

两成的增幅,实属惊人!

然而,好事多磨,这台宝贵的机器也有故障之时。

上半年,机器坏了,急得杨厂长四处奔波,联系那位外国人,直至秋季才终于联系上。

对方虽满口答应,却一拖再拖,直至冬日。

机器躺在厂里,无人能修。

苏建设初闻此事,亦感惋惜。

技术受限,只能无奈等待。但此番却是个契机,能为自己多加一层保障。

同时,还能将妻子安排至轻松的后勤部门。

后勤,那可是个悠闲之地!

不久,苏建设悠然来到杨厂长门前。

他体质强健,一路走来毫无疲态。

但苏建设觉得,这并不值得骄傲。

身为心系工厂生产的模范青年,怎能如此悠闲!

他环顾四周,抓起一把雪,待雪在手心融化,蘸水擦拭头发。

擦完头发,仍觉不够,又抹了些水在脸上。

对着地上的小水坑一照。

水中映出的,是一个焦急而帅气的身影!

很好!非常满意!

深吸一口气,苏建设猛地推开了杨厂长的办公室大门。

“杨厂长!急事找您!”

“小苏?这么冷的天,你来厂里做什么?”

“厂里没事。”

杨厂长递上一杯热水给苏建设,“看你满头大汗,先坐下歇会。”

苏建设接过水,却仍喘着粗气:“别急喝水!听我说,我想到那台增产机器的修理办法了!”

“什么机器?”杨厂长一脸疑惑。

“你不是厨子吗?厨房哪来的机器?”

“就是上次提过的那台增产机器。”苏建设满脸激动。

“什么!?”杨厂长先是震惊,随即眼神变得疑惑。

“厨子怎么突然修起机器来了?”

“上次吃饭时你说了那机器的事,我就觉得咱们不能被限制,咱们也能自己修。”

“回家后我就开始翻书,不懂就问别人。”苏建设掏出一本破旧的书,“你看这一页,我就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

“理论都是相通的,我脑子里知识多,能扯上关系。理**底扎实!”

杨厂长看着那本破旧的书,再看看苏建设,眼神依旧充满疑惑。

苏建设的想法虽好,思想境界也高,令人感动。

但一个厨子说他能修连老师傅都修不好的机器,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这让杨厂长深感困惑。

片刻沉思后,杨厂长轻拍苏建设的肩:“小苏,我懂你的心情。”

“你确实是位杰出的同志,这话绝非虚言。”

“在这四九城里,思想境界如你的同志,恐怕屈指可数。”

苏建设面带微笑,静待杨厂长下文,心知“但是”将至。

“但是!”杨厂长话锋一转,

“有上进心自然是好事,可这机械维修……”

“还是交给那些外国人吧,咱们就别凑热闹了。”

“再说,那机器价格高得惊人,我打听过,一台就得上百万。”

在那个年代,上百万足以彰显其珍贵。

杨厂长未言尽之意,苏建设已心领神会。

言下之意,你一个厨子,就别掺和这事了。

然而,苏建设也想说个“但是”!

但他要的正是杨厂长的这番反应!若杨厂长轻易相信,修好后又何来惊喜?

一帆风顺之事,何来惊喜可言?

“厂长,请相信我。”苏建设神色肃穆,双手搭在杨厂长肩上,身形高出杨厂长一头。

一人低头俯视,一人仰头注视,构成一幅别样的画面。

“小……”杨厂长刚开口,便被打断。

“别说话,杨厂长。看着我的眼睛。”

苏建设的眼睛确实动人,深邃而自信,尤其在严肃时,给人以安心之感。

杨厂长仰望着苏建设的眼睛,心中莫名感到一阵踏实。

或许……这个厨子真能修好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