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

然而,易中海却选择了沉默。¨天?禧_小~说/网\ *无+错-内\容.

别说他不想帮傻柱,即便想帮,又能怎样?

毕竟,苏建设已悄然成为院里新的权威。

他这个名义上的权威,现在的话语权已荡然无存。

“傻柱,别指望一大爷了。”苏建设淡淡说道。

“咱们院的人都是勤奋的劳动者,容不得你这种蛀虫。”

“一大爷之前找我,让我给你找个蹬三轮的活儿。”

“下午就去街道报道吧,早点工作,也好早点凑齐彩礼钱。”

苏建设言罢轻笑,没给傻柱留下任何回旋的余地。

你不是自恃一无所有,无所畏惧吗?

那我便给你制造些羁绊,而且是无法挣脱的铁链!

“苏建设!”傻柱怒吼,“你就这么想我死?”

绝望如潮水般涌来,一百五的彩礼更如重锤,将他砸醒。

“谁说想让你死了,这是为你好。”

“难道全院的人还能害你不成?”

“我们费心劳力地给你找工作,张罗婚事!”

“我简直快成你爹了,到你嘴里倒成了害你了?”

苏建设心寒不已,摇头叹气,转身回家。

众人见状,也捂着嘴偷笑离去。

不知苏建设是否了解李兰花的名声,但傻柱显然已被她缠上。

人群散去后,李兰花挽着傻柱的手来到易中海面前道谢。

“谢谢一大爷为我们家操心,等我嫁进院里,一定好好报答您。”

易中海闻言轻笑:“柱子,别摆着张苦瓜脸了。”

“长辈哪有不疼晚辈的?”

“况且小苏还给你找了个这么赚钱的好差事,你得好好干。”

“机会要把握住啊。”

傻柱心中暗骂:把握你个头!你们也不是善茬!

傻柱心中暗骂,却丝毫不敢表露不满。

全院皆助李兰花,他只能默默承受,将委屈咽下。

韩信尚能忍胯下之辱,这点伤痛,又何足挂齿!

另一边,苏建设归家后,兴致勃勃地调试起新买的半导体收音机。

彼时,晶体管收音机尚未问世,半导体收音机虽杂音多,需波段调节,但仍为当时最奇的物件。

“哎哟!小苏!你…这竟是买了台收音机!”

门外,阎埠贵惊呼。

苏建设闻声回头:“哟,谁让你进来的?”

“嘿嘿,这不是好奇嘛。′j′i¢n\r?u~t-a,.~c′o.m¢”阎埠贵搓手尴尬笑道,即便退到门外,仍扒着门框偷看。

“这收音机不便宜吧?”

“还行,一百多块。”

“若非那**买我的鱼饵,我都买不起呢。”苏建设调侃道。

这话让阎埠贵心里直犯嘀咕。

这小子,哪壶不开提哪壶!

“你都谢我了,以后让我常来听听总行吧?”

“不行,三大爷,感谢归感谢。”苏建设头也不回地拒绝。

这收音机是他自己买的,岂能随便让人听!

转念一想,苏建设又说:“真想听也行。”

“天桥听相声还得五毛七毛的,到我这听,三毛就行,五毛的话,门口坐个小马扎。”

“一块的话,往前点儿,自己搬个小马扎坐沙发前听。”

“但只能听一个小时。”

“一块!就听一个小时!?”

阎埠贵闻言,震惊得目瞪口呆。

算算日子,一块钱足以购买一斤多猪肉。

仅为一小时节目而来?

这孩子心可真狠。

对面,三大妈站在家门口,望着老伴一脸惊讶。

她领着几位大妈围过来瞧热闹。

一见苏建设在屋内摆弄收音机,众人皆瞪大了双眼,满心震撼。

这收音机既昂贵又难搞定。

关键是,它华而不实!

时下各家各户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苏建设却已跨过了温饱线,追求起了更高层次的享乐!

“小苏这次真是不太会打算了。”

“可不是嘛,我前天在东安市场见过一回收音机。”

“要一百多块钱呢!”

“这么贵!”

“是啊,再多几十块都能买台缝纫机了!”

“买缝纫机不是更能补贴家用嘛。”

“也对,你看小苏媳妇下班后也没啥事,他们俩...”

大妈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楚嫣有些不自在。

苏建设脸色一沉,走到门口:“徐大妈,你要是不会说话,就闭嘴。”

“我们家嫣儿就算下班后闲着又怎样。”

“她就是天天在家躺着,我也乐意养,管得着吗?”

“我吃你家大米了还是花你家钱了?管这么宽!”

“快走快走!别站我家门口招人烦!”

一番反驳,让刚才议论

楚嫣的大妈顿时面色尴尬。′s~o,u¢s,o.u_x*s\w*.?c?o.m!

嘴上虽埋怨苏建设不会持家。

但徐大妈也想在纳鞋底时听听戏、相声什么的。

见苏建设动怒,徐大妈连忙赔笑,向楚嫣道歉,还一个劲儿夸她。

其他人也识趣地恭维楚嫣,纷纷称赞她身上的棉袄好看。

他们已看出,只要提到楚嫣,苏建设就会发火。

楚嫣在背后轻轻拽了拽苏建设的衣服,眼神示意他算了。

苏建设轻轻摇头:“无妨,话多之人总得有人管教。”

“整日议论他人长短,却不思改善自家生活。”

“这怎行。”

“等明日!有空时我得给你们这些闲人找份工作做!”

“真有这等好事?”

几位大妈愕然相望,这时代,找工作何其艰难,有份工作便是荣耀。

“真是太感谢你了,小苏。”

“对!到时候定要好好谢你!”

“先别急着谢,得你们愿意才行!”

苏建设一笑,转身继续调试收音机。

此时收音机调试简便,有特定民用波段,播放相声、喜剧、说书等,不时穿插广告,与后世电视节目无异,只是仅能听声。

“有声了!有声了!”

“这百十元花得值!以后家中便有乐子了!”

“是啊,小苏眼光独到。”

大妈与邻居纷纷恭维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