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章 股份顺利变现(第2页)
对于每一位找上门来买股份的人,俞家和冼家都只答应出售极少的股份,而且一概不讨价还价。但架不住这些产业都是实打实的日进斗金,想要购买股份的人实在是太多,所以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俞家和冼家的所有产业都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换了大股东。俞家和冼家除了仍旧是表面上的经营者,手里面实际持有的股份己经少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同时,因为花旗国等西方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制裁措施,大华国国内生产生活物资的供给压力日益加大,所以对俞正道关于扩展港岛城贸易中转线路的提议,政府方面是极力的赞同,并表示要大力支持。
得到了政府高层的首肯后,俞正道和冼老板顺势又把关系极为亲近的“纺织业大王”容家和“航运大王”卢老板拉进了小团体,共同来开拓和发展连通港岛城的贸易线路。
容家是大华国内响当当的工商业大家族,特别在纺织行业内,更是占据了龙头的位置,其家族分支和商业影响力也己经走出大华国,扩展到了海外。
“民生实业股份公司”的卢老板,更是大华国航运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出身于西川合江县一个小商贩家庭,当过报纸的编辑和主编,也兴办过教育。他创办的“民生实业股份公司”,从一条小火轮“民生轮”起家,只用了短短十年时间,就发展成了拥有46条轮船,总吨位超过万吨的大华国第一大航运公司,他本人也被海内外誉为“大华国船王”。
在“抗日战争”时期,卢老板舍生忘死,冒着敌军的飞机轰炸,亲自带领“民生公司”的船队,日夜往返在长江的险滩激流之上,运输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维持了“抗战交通大动脉”的畅通,为大华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立下了不世之功。
就在几个月前,卢老板才刚刚带着“民生公司”的二十多条轮船,克服了重重的障碍,从港岛城返回大陆,投身新国家的建设事业。
可惜的是,这一位对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爱国实业家,在俞子杰上一世生活的地球位面上,同样在两年之后,因为在“三反五反”运动中遭受了不公平对待,选择了和冼老板同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