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朱樉,以后我就叫邓樉了,这饭谁吃谁说香。(第2页)
朱元璋缓缓转身,浑浊的眼睛盯着朱樉看了许久,突然笑了:"你是...标儿?"
朱樉心中一痛:"我是樉儿啊。"
"樉儿...樉儿..."朱元璋念叨着这个名字,忽然脸色大变,"逆子!你要背叛朕!朕要杀了你!杀了你!"
他猛地扑上来,枯瘦的手指掐住朱樉的脖子。侍卫们慌忙上前拉开,朱元璋却己经力竭倒地,蜷缩着身子呜呜哭泣起来。
"都是叛徒...都背叛朕...徐达...李善长...连朕的儿子也..."
朱樉被邓愈扶起,泪流满面。这一刻,他彻底释然了——这个疯老头,再也不是那个让他敬畏的父皇了。
"走吧。"邓愈拍拍他的肩膀,"云萝还在家等你。"
与此同时,文华殿内正在举行新政以来的第一次大朝议。
"各部改制进展顺利,唯有刑部尚有阻力。"李善长环视众人,"一些老臣坚持要保留《大诰》中的酷刑。"
徐达皱眉:"《大诰》乃陛下...咳,乃朱元璋一人所定,严刑峻法,害民久矣。必须废除!"
刘伯温轻咳一声:"此事急不得。不如先废连坐、凌迟等最严苛者,其余徐徐图之。"
西苑的黄昏总是格外漫长。马皇后坐在窗前,看着夕阳将高墙映成血色。侍女来报,太子朱标求见。
"母后!"朱标匆匆入内,脸上带着不正常的潮红,"儿臣想到办法了!蒋瓛虽然叛变,但儿臣发现羽林卫指挥使韩成对父皇仍有忠心!"
马皇后示意侍女退下,然后严肃地看着长子:"标儿,你还看不清形势吗?"
朱标激动地说:
"只要联络上韩成,再秘密联系各地藩王..."
"够了!"马皇后罕见地提高了声音,"你难道要学你父皇,至死方休吗?"
朱标愣住了。马皇后从未用这种语气对他说话。
马皇后拉过朱标的手,声音转柔:"标儿,听母后一句劝。放下吧,为了你自己。"
"可是..."
"没有可是。"马皇后坚定地说,"'天书'上怎么写的?你若继续纠缠权力,只会害了自己性命!"
朱标颓然坐下。是啊,"天书"上清楚记载,他将在洪武二十五年病逝。虽然历史己经改变,但那种对命运的恐惧早己深入骨髓。
"母后,儿臣...儿臣只是不甘心啊。"朱标哽咽道。
马皇后将儿子搂入怀中,如同他幼时那般轻轻拍着他的背:"傻孩子,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你看樉儿,如今过得多好?"
提到朱樉,朱标神色复杂。那个曾经骄纵的二弟,如今成了邓愈的乘龙快婿,在宫外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每次邓愈带他进宫,朱标都能从他脸上看到前所未有的轻松笑容。
"母后,儿臣...儿臣再想想。"朱标最终说道。
马皇后知道,这个从小被当作继承人培养的儿子,一时难以放下心中的执念。但至少,他愿意考虑了。这便是一个开始。
夜深了,西苑一片寂静。只有朱元璋居住的宫殿还亮着灯。透过窗纸,可以看见老人佝偻的身影在来回踱步,时而大笑,时而怒骂,如同一个被困在噩梦中的幽灵。
而在应天府的另一端,新政权的核心成员们正在为《大明律》的修订争论不休。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再为任何人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