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先拿下一块地盘,吾乃东莱程勇也
广宗城陷落的消息传来时,程勇正率领两万五千黄巾精锐向东北方向疾行。?3~w′w·d~.¨c·o~m·在回到最初的营地接上人了之后,这支队伍里,以三千黄巾力士作为核心战力,其余皆是百战余生的老兵,再加上随行的太平道教众、工匠、医者,以及从广宗突围时携带的粮草辎重,俨然是一支可战可守的流民军团。
程勇骑在马上,手中握着张角临终前交给他的《太平天书》,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去青州。”
这个决定并非偶然。早在突围之前,张角就曾与他密谈,分析天下大势。东汉十三州中,青州地处东方,濒临渤海,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却又因地处偏远,朝廷控制力较弱。更重要的是——青州民风彪悍,百姓饱受豪强压迫,正是太平道扎根发展的绝佳之地。
历史上,曹操曾在此收编三十万青州黄巾,组建了威震天下的“青州兵”。而现在,程勇绝不会让这个机会落入他人之手。
“太平道,该有自己的根基了。”
东汉时期的青州,下辖六郡国:
东莱郡(今山东烟台、威海一带)——靠海,渔盐之利丰厚。
北海郡(今潍坊、青岛一带)——孔融曾在此为官,文教兴盛,但豪强林立。
齐郡(今淄博、济南东部)——古齐国故地,商业繁荣。
乐安郡(今滨州、东营一带)——黄河入海口,地广人稀,适合屯田。
济南国(今济南周边)——诸侯封地,但朝廷控制力薄弱。
平原郡(今德州、聊城一带)——连接冀州与兖州的要冲,易攻难守。
程勇的目标很明确——避开朝廷重兵把守的州郡,先取东莱、北海,再逐步蚕食乐安、齐郡,最终将整个青州变成太平道的根据地!
程勇知道,汉军虽在广宗大胜,但损失惨重,短期内难以组织大规模追击。_卡¢卡,小/税¢网` `埂_鑫`嶵′全.而青州地处东方,远离司隶(中央朝廷所在),正是趁虚而入的最佳时机。
他下令全军:
急行军穿越冀州东北部,避开卢植可能的追兵。
从渤海沿岸进入东莱郡,利用太平道在沿海渔民中的影响力,迅速站稳脚跟。
以“救济灾民”为名,吸纳流民,壮大实力。
一路上,他们遇到不少从冀州、兖州逃荒的流民。程勇命人分发粮食,宣扬太平道教义,很快,队伍便从两万余人扩充至五万之众!
当程勇的大军抵达东莱郡时,当地的豪强和官吏早己闻风而逃。
“传令下去——”程勇站在海岸边的高崖上,望着浩瀚的渤海,声音铿锵有力:
“凡愿入太平道者,分田免赋!”
“工匠、医者、读书人,皆可入‘太平学宫’,传授技艺!”
“组建‘黄巾水军’,掌控渤海渔盐之利!”
短短数月,东莱郡便成了太平道的乐土。程勇知道,这只是开始——青州,将成为太平道复兴的根基!
而天下,终将迎来真正的“黄天当立”!
广宗城破,张角陨落,天下黄巾看似分崩离析。然而,在青州东莱郡,一支崭新的黄巾军正在悄然崛起。
程勇站在东莱城头,望着远处波涛汹涌的渤海,手中《太平天书》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青光。他知道,现在的太平道,需要的不是盲目的扩张,而是沉淀、整合、蜕变。
程勇很清楚,黄巾军之所以在历史上迅速败亡,除了汉军的镇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组织松散、缺乏正规训练。广宗带出来的两万余人,虽然都是精锐,但成分复杂——有张角的死忠信徒,有被裹挟的流民,甚至还有趁乱投奔的山贼土匪。
“这支军队,必须脱胎换骨。”
他召来了张郃——这位历史上本该效力于韩馥、袁绍,最终成为曹魏五子良将的猛将,如今因缘际会,成了太平道的一员。+l!u′o·q!i-u/y!d!.*c^o+m+
儁乂,我要你按此法练兵。”程勇递给他一卷竹简,上面是他结合现代军事思想写下的《新军制》:
“废除散兵游勇,设立‘伍—什—队—营—军’五级编制。”
“每日操练阵法、号令,违者严惩。”
“设立军法官,严禁劫掠百姓,违者斩!”
张郃初看时皱眉,但细读后眼中精光闪烁:“此法……竟比汉军更严整!”
程勇微笑:“我要的,不是流寇,而是真正的王者之师。”
“另外每个士兵都需要每周听课,必须知道我太平道的最新纲领,我等为何而战。”
“这是为何?” 张郃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
“一支有信仰和灵魂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不久后你就会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