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鲁卡老师 作品

第462章 俊侠名满城

郭靖举杯,看着杨过,眼中有欣慰,有期许,最终只化作简单一句:“过儿,你能回来,很好。伯伯……很高兴。”说罢,一饮而尽。

杨过心中暖流涌动,亦举杯饮尽。

几杯酒下肚,郭靖的话也稍稍多了一些,他只是絮絮地说着襄阳的军务民生,说着江湖上的近况,语气平稳厚重,一如他本人。

杨过听着,偶尔应答几句。

书房内灯火摇曳,映照着郭靖已显风霜却更显坚毅的面庞。

“过儿,”郭靖放下酒杯,目光沉静地看着他,“你师娘将打狗棒法传你,是因你担得起。武功是利器,可正可邪。你聪慧远胜于我,其中道理,你自明白。师父只望你,无论将来武功练到何等境界,莫忘今日庭院之中,你接过竹棒时所说的承诺。”

杨过忽然明白,郭靖不善机变,他的关怀与教导,从来都是这样沉甸甸、实实在在的,如同他修炼的降龙十八掌,一掌是一掌,毫无花巧,却力重千钧。

他迎上郭靖的目光,郑重答道:“师父之言,过儿字字铭记,永不敢忘。”

酒过三巡,书房内气氛愈发温和。

郭靖又替杨过斟满一杯,自己却端着酒杯,目光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似是陷入了沉思。

杨过何等敏锐,察觉出郭靖似有心事,正要开口询问,却听郭靖缓缓道:“这世道纷乱,襄阳城如今看似稳固,实则危如累卵。蒙古铁骑虎视眈眈,蒙古大汉狼子野心,其志非止一城一地……将来之事,艰难险阻,只怕远超你我想象。”

杨过放下酒杯,正色道:“师父放心,既有您和师娘在,有襄阳数十万军民同心,更有天下豪杰相助,蒙古人虽强,也未必能得逞。过儿既回,愿尽绵薄之力,与襄阳共存亡。”

郭靖转过头,目光深沉地看向杨过,他抬手,重重地拍了拍杨过的肩膀,那力道沉甸甸的,仿佛要将千钧重担通过这一拍传递过来。

“好!好孩子!郭伯伯信你!”他连说两个“好”字,情绪略显激动,随即又强行平复下来。

“你师娘看似洒脱,实则心思极重,襄阳大小事务、江湖诸多联络,多赖她运筹帷幄,这些年,她也辛苦了……芙儿性子莽撞,大小武虽忠心,却少了几分机变。这府里、这城里……以后要多靠你……”

郭靖的话语在这里停顿了一下,他似乎斟酌了片刻,最终没有再说下去。

他举起杯,再次一饮而尽。

杨过心中猛地一凛。

郭靖这番话,看似感慨时局、嘱托家人,但以杨过对他的了解,郭靖绝非酒后絮叨、无端脆弱之人。

郭靖见杨过眼神骤变,心知他心思机敏,恐怕已从中窥出端倪,但他并不说破,只是转开话题:“好了,不说这些。喝酒。你师娘传你的棒法口诀,定要勤加修习,若有不明之处,多向你师娘请教。”

杨过不动声色地举起杯,应道:“是,师父,过儿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