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是猫大王啊 作品

第348章 账眼无痕

那笔记录墨色寻常,字迹也并无出奇之处,混在一众军政要务中,极易被人一眼扫过——“西线海盐转运,月例损耗增三成”。

三成。

陈子元的手指在冰凉的竹简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沉闷的声响。

转运损耗,自古有之,水路风浪,车马颠簸,一成之内尚属常情。

可这三成的数字,就不是损耗,而是明目张胆的吞没。

这背后藏着的,是一张贪婪到足以撕开防线的巨口。

他抬起头,声音平稳地唤道:“苏文谦。”

门外一道身影应声而入,正是掌管府库账目的主簿苏文谦。

他躬身行礼,等待示下。

“西线六郡,盐运损耗,何处最重?”陈子元没有绕弯子,单刀直入。

苏文谦显然对此早有准备,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绘制精细的舆图,舆图之上,用朱笔标注着一条蜿蜒的转运路线。

他将图在案上展开,指着其中三个节点说道:“回主公,损耗并非出在路上,而是出在仓里。上邽、陇西、武都,这三处中转仓,每次入库盘点,皆会上报大量‘潮解、遗撒’之损。但这三处仓储的管事,无一例外,皆是贾诩旧部,其仓储之外,百步之内必有私市,市中所售之盐,价低且量足。”

答案不言而喻。

这不是损耗,是监守自盗,是用官家的盐喂养私人的兵马。

陈子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意却未达眼底,反而透着一股森然的寒气:“有意思。他们以为用账本藏兵,神不知鬼不觉。那我们,就用账本掘了他们的根。”他看向苏文谦,眼中精光一闪,“明日,以成都政令府之名,下发《均耗令》,布告西线所有郡县:凡官物转运,损耗逾一成者,缺额由地方仓储、押运将官自行补足。一钱一厘,不得短缺。”

苏文谦心头一凛,立刻明白了这道命令的狠辣之处。

这等于是一刀切下,将所有虚报的亏空,结结实实地砸回到了那些做假账的人自己头上。

他没有丝毫犹豫,沉声应道:“属下遵命!”

政令如风,三日之内便传遍了西线六郡。一时间,哗然四起。

那些私市的仓主们瞬间炸了锅,他们自己哪里填得上这凭空多出来的两成亏空?

唯一的办法,便是将压力层层下摊。

他们立刻找到各处关卡的守军,要求从军粮、军饷中强行摊派,以补足盐务上的窟窿。

守军将官们本就与他们沆瀣一气,自然应允。

于是,一纸摊派令下去,普通士卒们本就微薄的粮饷,又被凭空克扣了一份。

怨气,如同地下的暗火,迅速在军营中蔓延。

就在此时,崔业在上邽城中,悄然组织起了数场“算学夜课”。

他并未宣扬什么大义,只是召集了部分士卒家眷与识字的老兵,拿出军粮的发放清单,笑呵呵地教他们如何使用算筹,核对自己家到底领了多少米,还差多少粮。

起初,应者寥寥。

但很快,一个惊人的消息引爆了整个上邽。

一名断了条腿的老兵,在夜课上颤抖着手,用算筹拨算了三遍,最终红着眼眶,一拳砸在桌上,怒吼出声。

按照账目,他三年前因伤退伍时,军中竟还欠着他四十七石的米粮!

这个数字,足够他全家吃上整整五年!

怒火被瞬间点燃。

次日清晨,那老兵拄着拐,带着几十个同样被克扣了粮饷的士卒家属,竟直冲冲地堵在了军营门口,将手中那份算得清清楚楚的欠账清单,狠狠砸在了营门之上。

守将闻讯大怒,率亲兵欲行镇压,可他刚一出营,便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辕门之外,不知何时已围聚了上百名手持算筹的老弱妇孺,他们没有兵器,只是将手中的算筹高高举起,汇成一片竹林,口中高呼着最朴素也最震慑人心的口号:“还我一斗米,还我半日薪!”

上邽城风声鹤唳之时,黄琬之率领的监察吏已如鬼魅般出现在陇西税坊。

没有预兆,没有通报,一行人直接封锁了税坊,将所有账册、文书尽数收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