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西陲暗流,密信背后的影子(第2页)
他先是坐视郡县陷入混乱,待郡守的权威和兵力被消耗殆尽,再以“救世主”的姿态介入。
名为平乱,实则就是一场武装接管。
最后,他展开了西凉州刺史的奏报。
与前两封信相比,这份奏报的言辞要华丽得多,也怯懦得多。
刺史在文中大段大段地描述了劳工的悲惨和民怨的沸腾,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而后笔锋一转,对马腾的“果断出兵”大加赞赏,称其“临危不乱,有古之名将风范,已暂代金城防务,安抚百姓,西凉全境赖其得以安稳”。
“好一个‘赖其得以安稳’!”陈子元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这位州刺史,要么是蠢得无药可救,要么就是早已成了马腾的傀儡。
无论哪一种,都说明朝廷在西境的政令,已经形同废纸。
三封信,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共同拼凑出一个完整而狰狞的图景:一场由劳工的血泪和苦难点燃,由野心家精心策划并控制的“兵变”,正以燎原之势,席卷朝廷的西境疆土。
蔡旭坤的贪腐与隐瞒,是那堆最干燥的薪柴;南海的“黑咳症”,是那致命的火星;而马腾,则是那个站在上风口,手持火把,冷酷地看着一切燃烧的人。
他不仅要趁火打劫,他还要借这场大火,将皇帝刘彻推行的新政根基——“军政分离”,烧成一片焦土。
他用金城郡的陷落,向整个天下宣告:在西凉,他马腾的军令,高于朝廷的政令。
陈子元的目光重新落回那张巨大的地图上。
他的视线从“马腾”的名字上移开,缓缓扫过那些与西凉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那些因新政而利益受损的旧日权贵,甚至还有远在南海,与蔡旭坤勾结的南方商贾。
他忽然明白了。
马腾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金城的这场大火,绝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的西凉王之梦。
它是一个信号,一个发给所有对新政心怀不满、对皇权存有觊觎之心的势力的信号。
有人在暗中串联,有人在背后递刀。
他们将无数劳工的尸骨当做棋子,将一个郡县的安危当做赌注,他们想看到的,不只是一场地方的叛乱,而是一场足以动摇国本的巨大动荡。
他们要让皇帝焦头烂额,要让新政寸步难行,要让这刚刚从旧秩序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帝国,重新陷入分裂与战乱的泥潭。
烛火猛地跳动了一下,将陈子元的身影在墙上拉扯得巨大而扭曲。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
冰冷的夜风灌入书房,吹得桌上的信纸哗哗作响,也吹得那灯火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远处,皇城巍峨的轮廓在夜色中沉默如山,可陈子元却仿佛已经看到了从遥远的西境烧来的那片不祥的火光,正一点点映红天际。
他缓缓收回目光,眼神深邃如渊,轻声叩击着冰冷的窗棂,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清晰得如同丧钟。
“有人想把天,烧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