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是猫大王啊 作品

第288章 西征三路齐发,西域再起风云(第2页)

这位雁门猛将的铠甲擦得比前几日更亮,连护心镜上的划痕都被仔细磨平了——那是去年征汉中时,被张鲁的弩箭射中的。

"将军这是要把甲胄擦出人影来?"陈子元笑着拍他肩膀,却触到一片潮湿。

再看张辽的后颈,汗湿的头发黏在铠甲上,"昨夜没睡?"

张辽挠了挠头,从怀中摸出个布包,打开是半块硬邦邦的锅盔:"营里的老兵说,当年班都护西征时,每个士兵都带着家乡的土。

我让他们把灶膛里的灰装了布袋,缝在甲里......"他突然别过脸,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你说,那些埋在西域的弟兄,能听见咱们的马蹄声么?"

陈子元没说话。

他望着校场边缘,几个老兵正蹲在雪地里,用刀尖在冻土上刻字——"李二牛,常山真定人王铁柱,陈留己吾人"。

字迹歪歪扭扭,却比任何军报都烫得人心头发疼。

"会听见的。"他说,"等咱们打通商路,驼铃响起来的时候,他们的名字会跟着丝绸、茶叶、瓷器,传到大月氏,传到波斯......"

"报——南路军已过朱雀门!"

传令兵的喊声响彻校场。

陈子元转头望去,只见南门外的官道上,一面"文"字旗正翻山越岭而来。

文聘骑在枣红马上,腰间的鱼肠剑穗子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每经过一个茶摊,都会勒住马,从怀里摸出几枚铜钱丢进老妇的竹篮——那是他当年在刘表麾下时,母亲教他的"过乡礼"。

"文仲业倒是没变。"张辽笑着摇头,"当年在江夏,他追着我跑了三十里,就为了还我落在江边的酒葫芦。"

话音未落,又有北地的寒鸦掠过头顶。

陈子元抬头,正看见北路军的旗号从城北的烽火台后升起。

张绣骑在西凉马上,手中马鞭指着远处的居延泽,对身边的偏将道:"记着,进漠北前每人发五斤盐,马料里拌上胡麻——去年有个小子贪嘴吃了马料,拉了三天肚子。"

"将军!"队尾突然传来一声喊。

一个少年兵跌跌撞撞跑过来,怀里抱着个陶瓮,"这是我娘腌的酸黄瓜,说让将军路上开胃!"

张绣翻身下马,接过陶瓮时特意弯着腰,免得碰到少年的头:"替我谢你娘,等回来时,我让厨房炖锅羊肉,连你娘一起请。"

少年的脸瞬间红到耳根,抱着空瓮跑远了。

陈子元望着张绣拍马离去的背影,忽然想起昨夜密报里的一句话:"车师后国的老人们还记着,当年张济将军过境时,给每个孩子发了块糖。"

"子元大人!"

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陈子元转身,见尚书台的小吏抱着个漆盒,额角还沾着雪:"贵霜密报!

刚从敦煌飞骑送来的!"

他指尖微颤着打开漆盒。

羊皮纸上的字迹还带着沙粒,是敦煌太守赵俨的亲笔:"贵霜副王率三万骑出蓝氏城,已过葱岭,前锋距疏勒仅七日路程。"

寒风卷着雪粒扑在脸上,陈子元却觉得掌心发烫。

他望着校场上正在集结的三路大军,忽然想起今早朝会上,刘备说的那句话:"三年不够,便五年。"

"去告诉陛下,"他对小吏道,"让尚食局的鹿肉羹多备些——等打完这仗,要请的人,比想象中更多。"

小吏跑远了。

陈子元摸出袖中另一封未拆的密报,封皮上是孟光的字迹。

他望着远处御花园里的雪松林,那里的地底下,埋着他去年让人从美洲带回来的土豆种。

"等开春......"他低声道,指腹轻轻抚过封泥,"该去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