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被动接受(第2页)
那时候大家在背地里说得七嘴八舌,有人说她是仗着家里有些本事才开了这铺面,也有人暗指她手脚不干净、账目不清,更有甚者,甚至编排了一些莫须有的故事,仿佛她生来就跟“不正当经营”扯不清干系。
不过,岑元屹一直坚持一个原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听别人说是一回事,亲自查验又是另一回事。
他到任后的第一天就开始着手翻查各类资料,尤其是对一些重点商户的检查记录、缴税情况、以及投诉信息进行梳理。
林蔓的店铺虽不算最大,但因为风评特殊,确实被重点关注了。
不过还好林蔓的表现没让他失望——账目清清楚楚,发票归类规范,经营环境也基本合规。
面对他例行公事的检查与询问,林蔓不仅态度诚恳、回答有条不紊,还能主动提出自己在经营中的难点与改进思路。
如果她能一直保持这样的作风与态度,那……
或许她并不是别人嘴里那个不守规矩的商人,反倒更像是一个敢于迎难而上的年轻创业者。
林蔓也没着急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转而顺着萧小云和朱晓雅聊的方向接着说。
她们二人正在谈论近几天的天气变化对小生意的影响,尤其是连绵不断的细雨给街边店铺带来的客流减少问题。
林蔓笑着点头,顺势补充道:“其实雨天也不全是坏事,可以借此推点应景的小商品,比如一次性雨披、防水鞋套这些,既能解决顾客实际需求,也能提升人气。”
岑元屹偶尔也插上一两句话。
虽然他不是做生意的,但他对政策的理解,对市面风向的观察却让林蔓觉得挺有价值。
特别是在聊起生意经时,岑元屹能准确指出哪些政策调整对个体户有利,哪些变化可能带来风险,这种宏观视野,恰恰是普通小商户所缺少的。
特别是当林蔓大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政府和商贩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监管与被监管,而应该是互惠的协作关系。
她说得很认真,眼中带着几分坚定。
她认为,小商户要生存,就要理解规则,但同时也不能一味被动接受——只有掌握主动,才有出路。
听得过程中,岑元屹好几次都忍不住点头认可。
他看着这个年纪不大、却已有几分商者风范的女子,心里隐隐有些惊讶。
这个林蔓,不仅聪明伶俐,而且有主见,更难得的是,在她身上看不到太多市井气,反而有一种清晰的格局感。
……
“最近你注意着林蔓那边有什么情况吗?”
钱老板一边说着,一边夹了点花生米丢进嘴里,嚼得吧唧吧唧响。
他的语气看似随意,但眼神中藏着一丝隐秘的锋芒。
钱老板这个人,从不喜欢把话说得明白,他总爱让别人去揣测——这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操控人的手段。
刘德财自然听出了他的意思,立刻讨好地给钱老板倒满一杯酒。
他一边倒,一边陪着笑:“我看那个周科员差不多天天都往林蔓店里跑,不是这儿整改就是那儿整顿,那小姑娘忙得是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