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虹云 作品

第536章 奔向汉口:使命在肩的乱世启程

丰台车站的候车台挤满了人,蒸汽火车的轰鸣声在空气中震荡,白色的烟雾给这座百年老站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王至诚坐在候车椅的角落,背上的书画包沉甸甸的,他低着头,假装翻看一本旧书,眼角的余光却警惕地扫过周围的每一个人——乱世之中,每一个陌生人都可能是威胁。

不远处,两个穿日本军装的士兵正站在铁轨旁边,手里拿着地图,低声交谈着。他们的袖口上绣着太阳旗,腰间挂着“三八大盖”步枪,眼神里满是傲慢。他心里想,手指紧紧攥住了怀里的铜哨——那是他唯一的求救信号。

旁边的座位上,坐着一个穿蓝色长衫的文人,手里拿着一本《论语》,却时不时抬头看向日本士兵的方向,眼神里满是愤怒。王至诚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低声说:“先生,小心点,别被他们注意到。”

文人感激地看了王至诚一眼,低声说:“这些东洋鬼子,天天在车站晃悠,一会儿拍铁轨,一会儿记路线,为什么?”

“会有人阻止他们的。”王至诚轻声说,语气里带着几分坚定,“只要咱们中国人拧成一股绳,就不怕他们。”

文人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难啊!南京那边正忙着打红军,哪有心思管日本人?上次我在北平,看到学生们举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标语游行,结果还被警察抓了几个……”

王至诚知道文人说的是实情——1931年的中国,就像一艘在风暴中飘摇的船,内部的矛盾、外部的威胁,让这艘船随时可能倾覆。可他不能放弃,就像黑暗中的萤火,虽然微弱,却要努力发出光来,照亮更多人的路。

“各位旅客请注意,前往汉口方向的k203次列车即将进站,请携带好您的行李,到2号站台检票上车。”车站的广播声打断了王至诚的思绪。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把旧书放进书画包,朝着2往站台走去。

检票口处,一个穿黑色制服的检票员正逐一检查车票。王至诚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车票,递了过去。检票员接过车票,看了一眼王至诚,又看了看他背上的书画包,眉头皱了皱:“装了什么?打开!”

“我是教授,去汉口考察书画。”王至诚按照靖尧教的说法回答,语气平静,“包里装的都是我的笔墨和考察笔记。”然后把包递了过去。

检票员翻了翻,看到里面的状元笔、笔记本,还有几幅临摹的《兰亭序》,没发现什么异常,才把包还给王至诚,挥了挥手:“进去吧。”

王至诚松了口气,快步走上站台。列车已经停稳,黑色的车厢上印着“京汉铁路总局”的字样,车窗里挤满了乘客,有的在焦急地寻找座位,有的在和送行的人告别。王至诚找到自己的座位,是靠窗的位置,旁边坐着一个穿灰色短打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一个工具箱,看起来像是铁路工人。

“同志,您也是去汉口的?”中年男人看到王至诚坐下,主动打招呼,语气和善。

“是啊,去考察书画。”王至诚笑着回答,心里却提高了警惕——在没摸清对方身份之前,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实目的。

中年男人点了点头,几分感慨,“你没听说吗?上个月,日本人的火车在郑州段故意晚点,还说是咱们的铁轨有问题,其实就是想找借口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