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新大明律(第2页)
只是听到关于对满门抄斩、诛九族这类惩罚的限制后,朱标内心还是不由叹了口气。
若是这新大明律早一点拿出去,或许就不用死那么多人了。
“哼哼,咱知道你在想什么。”
朱元璋瞥了自己这个儿子一眼,淡定地说道:
“你应该惋惜的不是这新大明律出现得太晚,而是惋惜这些人不守规矩,否则再严苛的法律也奈何不了他们,偏偏自己找死,怪得了谁?”
“父皇说得对,儿臣知晓了。”
朱标无奈,只能点头应承。
另一边,朱棣看着看着,突然开口问道。
“只是先生,这民事法和刑事法是什么意思?”
陈平喝了口鲜榨果汁,清了清嗓子说道:
“简单来讲,就是根据类型和情节严重划分出的两部法律。”
“民事法
,一般来讲被告和原告双方是一个平等的主体,也就是个人、铺子、工坊状告彼此,其承担的责任和代价也多是赔偿损失、恢复原状和赔礼道歉等等,本身也不属于犯罪,只是双方在经济、行为上产生的纠纷。”
“比如说,王二家的牛踩到了李三家的田坎,李三让王二赔偿,王二不愿意,告到县衙来,简单来说就是家长里短,扯皮的事情。这就有了民事纠纷,动用的也只是民事法。”
“至于刑事法,就严重多了,法律关系是国家与犯罪人,这时候就不是赔钱那么简单了,监禁、死刑、罚金、流放都有可能,并且还会在官府留下犯罪前科,一辈子也消除不掉。”
听闻陈平的讲解后,朱棣这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原来如此,分为民事法和刑事法的话,就能很大程度地避免不必要的惩罚了,像是以前谁要是坏了别人的庄稼,自己就得先挨上几大板子,但是现在好好赔礼道歉,将赔偿补上就没事了,若是不配合,才会施以严惩!”
“妙极,真是妙极啊!”
朱棣满是对陈平的佩服和对新大明律的憧憬,对这新大明律是喜欢的不得了!
陈平见朱棣也开了窍,当即笑着补充道:
“其实严格来讲,在这两部律法之外,应该还有一部宪法,代表着国家最高的法律,是以国家、人民为主体,所有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律。宪法是一个国家最高的律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走向。”
另一边的朱元璋闻言,当即开口说道:
“这和大明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还要专门再弄这么一部宪法?真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朱标眉头微皱着摇了摇头,轻声说道:
“父皇,先生的意思或许是说,宪法代表着一国最高的执政法规。代表着一国的执政走向,即使是咱朱家的后世子孙,也绝对不能违背的警示箴言!”
朱标这么一解释,朱元璋当即明悟过来,沉思片刻说道:
“这么说的话,咱大明确实应该有个宪法。”
话音刚落,就听隔壁陈平的声音再次传来。
“我本来想给大明也写上一部宪法,只是以大明目前的君主专制制度,还没能真正走向法治,再加上大明的发展方向目前并不明确,而且那宪法的存在与否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
朱雄英闻言当即点了点头。
“先生说的是,如今大明最需要的是一部能够有效执行,慢慢向法治转变的律法。”
“这新大明律条目清晰,以后再出现类似的纠纷或者罪案,只需要按照律法章程执行,基本上很难出错,除非有人徇私枉法。”
隔壁的朱元璋此刻正急得抓耳挠腮,听到朱棣和朱雄英连连称赞的时候,恨不得现在就尽情将新大明律抢过来好好的翻阅一番。
朱标和李善长同样如此,新大明律可以说是以后大明依法治国的标杆,试问谁不想看呢?
“你们高兴的还是太早了,光有律法可不够。”
谁知此时,陈平冷不丁地开口给兴奋的几人泼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