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修改律法(第2页)

朱元璋闻言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开口怒斥道。

一旁的太子朱标眼看机会来了,适时开口说道:

“父皇,陈先生所言不无道理,试想一下若是民间果真存在土地兼并,那以后长时间发展下去,老百姓们还有自己的土地耕种吗?”

朱标的话让原本还在发怒的朱元璋沉默下来。

他回想起了自己悲惨的童年过去。

那时候他年幼痛失双亲,结果连一块给父母安葬的土地都没有,还是亲戚看他可怜才让埋在自家的田地里。

每每想起来,那时候的感受和经历都让他无比的痛苦和难受。

‘难不成自己的大明律,以后也会像元朝一般落得国破家亡无地自容的下场?’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里顿时有了一种危机感。

他很想要欺骗自己去否定陈平说的话,可越是思考,就越是明白陈平所说的话若是属实的话,那么土地兼并几乎是必然的。

“哦对了,还有就是你们大明律对商人什么逃税漏税打击的很是严厉,但是轮到你们自己的官府时,监管力度就是一坨屎的程度,官府监守自盗为非作歹,你们这些掌权者压根就发现不了,就算是暴露了,等到一层层查下来,证据也全都给消灭干净了。”

“还有经济犯,假如有人利用经济漏洞,大肆敛财,比如搞出个庞氏骗局,彩票之类的,你们总不能就当骗子处理吧?”

“还有政治罪,信息罪,等等等等,我可以说上一天一夜不带重样的。”

陈平吃着一串葡萄,漫不经心地继续补刀。

这下朱棣是彻底没话说了,只能颓然地站在一旁。

不仅是他,朱元璋也是哑口无言。

他一直以为大明律天衣无缝,实际上早就是漏洞百出!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到底什么才是法治?”

朱元璋面子有些挂不住,只能开口埋怨起陈平。

“大明法律不可靠,因为大明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法治,而是人治,治理国家的是人,是人,就会有偏袒,有局限,有偏差,而这种偏袒、局限、偏差,代表的是执法失衡,而一旦出现执法失衡,就意味着社会出现了足以影响国家公信力的大问题。”

“真正的法治是法律至上,不允许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凌驾之上,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也要对权力进行保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可为之!这样才称得上是公平公正!”

“再来就是程序正当与实体公正,法治需要通过公开透明的程序实现公正结果,确保司法和执法过程合法和受到监督!”

“法不容情,但也需要和德治结合,要体现道德价值,实现社会治理的刚性与柔性统一!”

“总而言之,法治,从来不是限制,而是保护!法治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回应的是老百姓的需求,保持的是老百姓生活的安定,维护的是老百姓的基本权益。”

“违背如上所述的,即使它再怎么宣扬自己是法治,最终都证明它是人治,而非法治。”

“大明,就是如此!”

听完陈平讲述依法治国的原因后,朱棣还有些懵逼,可是朱雄英、朱标、朱元璋和李善长他们却是一个个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原来如此,依法治国是为了老百姓,而不是单纯的威慑和恐吓!”

朱雄英喃喃自语,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