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内阁(第2页)
“再来就是党争,只要有人就会有政见不合,有政见不合就会有党争,有党争就会有排挤打压,哪怕是内阁也不例外。不过那都是你们这个制度走向衰落出现的后话了。”
朱雄英听的微微点头,目光闪烁明显是在思考。
“原来内阁也有这么多的弊端啊。”
朱棣不由发出感慨。
这些天他看见父皇朱元璋处理政事都不带停的,往常积压的奏折处理的跟闪电一样,还以为是一件好事,没想到同样有如此多的弊端。
“不知道有没有一种制度,没有弊端,只有好处?”
朱雄英思考片刻后,好奇的问道。
同样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的还有朱元璋等人。
内阁制度,可以说是朱元璋响应陈平的传授,迈出的重要一步,将自己这位洪武大帝的权力进一步拔高。
可现在陈平却说内阁制度存在诸多缺点,这就让朱元璋有点犯难了。
关键是他也否认不了,陈平说的真的是事实。
哪怕是一些事情还没有发生,可只要稍稍推论,就能明白是迟早的事情。
“雄英,你要明白一点,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社会制度,只有最适合的社会制度。”
陈平挑了根牙签剔了剔牙,轻描淡写的回答道:
“华夏大地地广人多,是人民缺少主观能动性的时代,在技术,也就是生产力超越之前,没有任何一种制度能够取代中央集权制,内阁这种中央集权制度是最容易维持也是最稳健的一种发展方式。所以我的建议是,现在内阁是什么样,那就维持什么样子,等到以后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再来改变也不迟。”
陈平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早在他还是学生时期,就已经通过各种政治书籍了解了这个政治悖论。
在工业革命之前,之所以最繁荣的政权都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不是因为没有发展出更好的制度,而是只有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才能治理当时社会的混乱,起到安定的作用。
而在接连工业革命之后,爆发出的各种政治制度,诸如民主制,共和制等等,都是在应对生产力大爆发而做出的积极改变。
只是有些制度由于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制度攫取利益的垫脚石。
而资本主义制度在应对越来越高的生产力时,也一度走到濒临崩溃,在诸多幻想中的科幻世界,赛博朋克,就是资本主义走向大胜利,将社会层级彻底剥离分裂,人民过着极端两极分化的情形。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所以说,社会制度就像是落在岩缝里的捏捏乐,成为什么形状,取决于社会矛盾想让它变成什么样子。
“原来如此,弟子明白了!”
朱雄英郑重点头,心中的想法却没有停歇,仍旧在思考若是社会进一步发展,又该用什么制度来取代内阁?
“社会体系我简单的提一嘴,只是为了让你们方便了解我接下来要讲的事情,现在该接着讲法治了。”
陈平并没有在社会体系这件事上浪费太多的时间,本身也不是很深奥的东西,再加上他比较务实,所以讲究详略得当。
“法治的根本就是以法治国,现在大明律的由来,你们谁来给我说一下。”
陈平随口道。
“我来我来!”
朱棣眼看好不容易有个不会被骂的表现机会,立马站出来说道:
“如今大明律,元政驰极,豪杰蜂起,皆由纲纪不立,所以我父皇主张邢乱国用重典!而且还要明刑宣教,让老百姓们知道大明律,让他们心怀恐惧,不要去触犯大明律。”
隔壁的朱元璋这会儿已经挺起胸膛,神色淡定且从容,简单的说,就是嘚瑟。
在他看来,自己下令撰写的大明律总该不会有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