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入内阁(第2页)

哪怕是四岁的朱雄英,也是一宿没有合眼。

中间朱元璋和朱标不止一次想要让朱雄英去睡觉休息,可朱雄英都强撑着拒绝了。

他们都知道陈平留下的这次家庭作业实在是太重要了,绝对马虎不得。

第二天。

“陈先生,这是今天的饭食……”

朱棣提着食盒,有气无力的放在他的面前,满脸疲惫的说道。

“学生拜见先生。”朱雄英也是恭敬的行了一礼。

“我去,你们叔侄俩这是搞什么名堂?昨晚熬夜刷抖音了?”

陈平一看见二人满脸疲惫,盯着一对熊猫眼的模样着实是被吓了一跳。

“先生勿怪,我们只是昨天晚上想问题想的太入迷了,忘记休息了而已。”

朱棣连忙摆手,示意自己没有大碍。

朱雄英也是在一旁道:

“先生,我们经过一晚上的讨论和商议,已经找到如今大明的经济缺陷和破解之法,还请先生指点一二。”

“哦?没想到你们还这么积极完成家庭作业,这样的话再好不过,都说来听听吧。”

知道他们没事,陈平也就放下心来,随意的一屁股坐了下去,顺手拿起一根撒了精盐、香料的烤羊腿一边吃着鲜嫩多汁的羊肉,一边说道。

“学生遵命。”

朱雄英应下,开始掰起手指头,一条一条的逐一说明:

“目前大明的经济缺陷第一,是过于依赖手工业,导致生产力低下。”

“以盐铁专营为例,虽然商人仍旧

可以贩盐,但是利润都被官府掌控,商人经商的积极性受挫。”

“冶铁业,在大明设立十三所官营铁冶所,民间私营冶铁受到限制太大,导致铁器供应不足,影响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还有其他诸如纺织业,畜牧业,诸多类别,衣食住行,都是如此。”

“再来就是匠户制度,所有工匠都编入匠籍,并且世世代代都是为官府服役,不得改业,受到严格管控,缺乏生产上的自主性。”

“再加上官营的手工工坊效率实在是低下,产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对发展实在是不利。”

“商业上发展不利,重农抑商打压商人地位,户籍制度减少人口流动,这些种种举措都让商业难以发展。”

“再来是禁海,严格的海禁,让民间无法进行海外贸易,反而促使走私兴起,实属不利。”

“除此之外,还有……”

朱雄英一一列举,陈述的项目足有二三十条之多。

回答完后,大眼紧张兮兮的注视着陈平,等待着他的点评。

别说是他一个四岁的小娃都感到紧张,同样紧张的还有一旁的朱棣,墙壁后面偷听的朱元璋、朱标、李善长等人。

大明经济上的这些缺陷,都是昨天晚上他们集思广益总结出来的。

陈平听完,脸上的表情没有太多起伏,只是淡淡点了点头,接着问道:

“缺陷说的差不多了,那么改进之法,你可有了吗?”

此言一出,朱雄英等人都松了口气,知道第一关算是过了。

至少在发明经济缺陷这件事上,他们的认知并没有出错,这也让他们后面准备的种种改进之法,有了用武之地。

“盐铁的改进,弟子认为要放松限制,可以允许商人经营,但是需要相应的资格、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