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破局永昌三三
时间来到八月份,保甲连坐法已在大靖北方全面推行,冀州一处乡村,甲长赵老根带着官兵挨户搜查,突然在张寡妇家灶台后面发现半截红巾。
“不是我!”寡妇搂着自个年岁还小的儿子哭喊道,“不是我,我不是白莲教余孽……”
见状,赵老根顾不上太多,当即便召集全部村民,揪出隐匿的白莲教众,他颤抖着举起手,手上拿的是在张寡妇家发现的白莲教妖人的标志性象征红巾:“乡亲们,去年白莲教过境,咱们黑甲村可死了不少人?今天,谁要是包庇那些妖人,就是害全甲老小的性命!”
人群沉默了片刻,良久才有个瘸腿的汉子站出来,大声道:“大人,村正家地窖里有弩箭,我亲眼所见,他家必定藏匿了妖人!”
不多时,官兵便带队来到村正家,打开他家地窖,里面竟真的藏着三个漕帮香主,有了黑甲村的收获,慢慢的,北方白莲教余孽藏无可藏,全部被揪出来,运气好的被送去徐景行特设的自新营,等奏报传回京城时,已有四万教徒在修黄河。
“陛下,消息传回京城后,礼部尚书汤际中称病不出……”
“称病不出?”徐景行抬头,扫了一眼专门开口提醒他的骆养性,而后开口道:“不管他是真病还是假病,很快他都真的再也出不了汤府大门。”
白莲教暴乱被彻底平定后,徐景行深知开化百姓思想的重要性,遂决定改良造纸术,打破世家士族对知识的垄断。
永昌六年春,国子监内,一群寒门学子们围着一摞新印的《农政全书》啧啧称奇。
“这纸竟比市价足足便宜三成?”
“上面墨色也清晰,不像从前我们买的那些劣质刻本……”
监丞抚须微笑道:“此乃陛下新设天工院所出的竹纸,用新法蒸煮所制的新纸不蛀不脆。”
于此同时,上书房里,户部尚书阮知节低声开口道:“陛下,江南几大世家都递了折子上来,说新纸粗劣不堪,恐有辱圣贤……”
“朕就知道他们会这么说。”徐景行冷笑道,要知道世家士族之所以能垄断科举,靠的就是掌控天下纸墨渠道,一本精制的《四书集注》售价五两银,相当于五口农户半年的口粮还不止。
“来人,传朕口谕,即日起,各州县设官办纸坊,凡寒门学子,每年可凭里甲文书,领免费竹纸十刀!”
徐景行这道谕令才下半月,就引起轩然大波,从泉州港那边传来噩耗,说八艘满载竹纸的商船在近海被劫,船主被砍断四肢钉在桅杆上,船舱用血画着狰狞的八幡大菩萨旗,虽表面上看是倭寇干的,但明眼人心里都清楚,商船被劫,主要针对的还是陛下设的官办纸坊以及物美价廉的竹纸。
“不对劲。”水师提督葛云旗收到消息后,不做他想,第一时间入宫觐见,“陛下,倭寇往年秋后才会犯事,今年,却是提前了五个月,还专挑官船下手……”
徐景行正在翻看失船名录,而后发现被倭寇劫的,竟都是承运新纸的官船,“来人,喧阮知节等人进宫议事,朕要彻查倭寇犯边之事!”
当日,老匠人梁表颤抖着捧起一张泛青的竹纸,激动的对他说道,用石灰水蒸煮竹浆后再掺楮树皮,成本比桑皮纸要低六成左右,那时他捻着新纸边缘,发现这纸质地虽略粗糙,但完全不影响书写,十具捣碓,便能日产八百刀。
那时,梁彪提议让他在江南设分坊,被他一口否决,这纸他只准备在京城天工院生产,他就算原料北运,也要看南方那些把控竹园的士族,有没有那个胆子来卡他的原料。
不曾想他们确实不曾卡他运竹的漕船,却是直接通敌倭寇,实在胆大至极!
如此,徐景行特派市舶司主事郑元培亲往泉州巷查倭寇抢劫关船一事,郑元培到时,已是黄昏,他盯着海雾中若隐若现的船影,冷汗直接浸透后背,因为前方一艘挂着福船招牌的商船吃水线过浅,能明显看出来这船不是做贸易用的。
“大人...”泉州巷税吏凑到他耳边轻语道:“大人,林家管事刚刚派人来说,今夜无论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让大人......”
轰的一声巨响直接打断低语,昏暗的暮色里突然亮起数十个火把,尖利的哨音直接刺破长空,郑元培眼睁睁看着三条小早船撞上官船,穿短打的异族凶徒挥舞着倭刀跃上甲板。
最恐怖的是领头那人,对方虽蒙着面,但左手的六指特征实在太过明显,让他一眼认出来那是去年被朝廷通缉且潜逃在外的白莲教香主福六指。
因此次潜查倭寇作乱一事,郑元培在明,镇抚司的暗探在暗,一个月后,一把带血的倭刀被徐景行在大朝会上直接扔掷在地上,刀柄上缠着的布条,赫然还印着泉州林家的商号标记。
“十二艘官船被劫,三十万斤竹纸沉海,水师先前却说是遭遇风浪?”说着,他又抓起一份奏折砸向水师提督葛云旗,“葛爱卿,你告诉朕,这插在官船船员尸体上的倭刀,该怎么解释比较合理?!”
这时,骆养性这位镇抚司总指挥使匆匆入殿:“陛下,俘虏刚刚招供,说大靖有人提前告知他们官船航线……”
不多时,五品海防道佥事冯儒便被带进殿中,他的袍角处还沾着胭脂阁的香粉,一见到徐景行,冯儒便 涕泪横流哭诉道:“陛下明鉴,下官也是被逼无奈,才做这亏心之举,是布政使钱理钱大人,逼下官放倭寇入港的啊!”
“钱理?”徐景行立马将自己视线放在那个总在朝堂上将自己表现得特别恭顺的老臣身上,然对方被徐景行轻描淡写的一看,就脸色灰白,仿佛自己已经死到临头一般,显然,冯儒所说全是事实。
正好这时骆养性也递上冯儒主动献出的账本:“陛下,这是冯大人亲自交给臣的账册,里面记录着每艘商船所抽的三成的买路钱去向。”
徐景行随手翻了翻,就看到四月廿六日,林家献银一万两,换倭船可劫竹纸船的字样,“好啊!”徐景行怒极反笑道,“朕前脚动他们纸墨财路,他们后脚就敢引倭寇作乱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