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府试日期临近(第2页)
但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气象新”,己经让清河县的百姓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盼。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指向了那篇石破天惊的《论和》策,指向了那个年仅七岁的苏案首!!!
................
与此同时,苏明理在苏家村陪伴了家人近月余,享受了难得的田园时光与亲情滋养。
期间,他也未曾完全放下学业,每日依旧会抽出固定时间学习经史,偶尔也会对《论和》策的后续推行做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
大哥苏明德隔三差五便会从县城带回一些关于《论和》策试点推行的消息,每当听到那些积极的反馈和清河县日渐向好的变化,苏明理心中便会生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这种满足感,与他个人在科举上取得成就的喜悦不同,它更深沉,也更具有一种改造现实的力量感。
然而,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随着府试的日期渐渐临近,苏明理知道,自己必须再次踏上求学之路,去迎接新的挑战了。
辞别了依依不舍的家人,苏明理再次乘坐着族里安排的骡车,返回了清河县城。
回到陈教习府上的小院,苏明理先是拜见了恩师。
陈敬之见到弟子归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仔细询问了苏明理在家中的情况,又随意考较了几句经义。
苏明理皆对答如流,见解更是比离去前又精进了几分,让陈教习暗暗点头。
“明理,你在家乡这段时日,想必也听闻了县里推行你那《论和》策的一些举措吧?”
待苏明理安顿下来,师徒二人在书房对坐品茗时,陈敬之缓缓开口问道。
苏明理点头道:“是,恩师,学生听大哥说起一些,赵知县与刘世叔雷厉风行,己将部分建议付诸实施,且初见成效,学
生心中亦是感佩。”
陈敬之捋须微笑道:“你能有此成就,为师与有荣焉,不过,眼下府试在即,虽说以你之才,府试不过是探囊取物。”
“但科场之事,终究还是谨慎些好,府试与县试在规制上略有不同,对八股程文的法度也更为看重一些,你且熟悉一二,免得到时手生。”
苏明理恭声道:“恩师说的是,学生理当了解。”
陈敬之点点头,从书案上拿起一叠早己备好的书稿,递给苏明理:“这是为师近日为你搜集整理的一些历年府试的优秀程文范例,以及几位名家对八股文作法的心得要诀。”
“你拿去翻阅一下,了解其章法格律即可,不必过于拘泥,以你的悟性,这些东西想来也难不倒你。”
苏明理恭敬地双手接过书稿,入手颇沉。
他心中了然,以自己如今对八股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些范文和心得要诀于他而言,或许并无太多实质性的助益。
他真正的学习重心,早己超越了府试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