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是主公太强(第2页)
这二人一首留在晋阳,去年被田丰派出去镇守地方,盖勋镇守井陉,士孙瑞镇守阳邑城。
这二人是降将。
之前不管他们如何,现在都在刘裕这边待了快六年时间,也是老人了。
而且他们原来的君主己经不在人世,连他们原来的朝廷也跑到极远的江东之地,他们就算不甘心也无处可去。
士孙瑞先到。
见了刘裕,当即行礼:“臣士孙瑞,拜见殿下。”
刘裕抬手:“起来吧, 君荣,在地方上可还顺利?”
士孙瑞恭恭敬敬地回礼:“回殿下,一切顺利,殿下所派官吏个个精明强干,用着极顺手。”
刘裕笑笑,转移话题:“现在朝廷搬到吴郡,你有何想法?”
士孙瑞摇头:“殿下,臣己经习惯这里的一切,现在就算让臣去吴郡当太尉,臣也不去。”
顿了一下补充道:“在这里,臣才找到人生价值与意义,才真正明白自由所学到底为了为什么。”
“不是荣华富贵,不是高官厚禄,而是为国为民。”
“殿下,臣在这里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是以前见所未见也想所未想的,臣从来没想到过还能这样治理天下。”
“臣更没想到政通人和西个字真能变成现实。”
“臣更更没有想到士兵、官吏与黎民百姓也能如鱼水一般和睦相处。”
“在这里,臣无比自在,无比轻松,为百姓为国家做所的事情,比之前十多年都多,练兵剿匪之余,还领着士兵将城内房屋统统修缮一遍,重新铺了街道,挖通一条水渠,还开垦十二万亩良田,去年阳邑城就实现自给自足,今年还存下八万石粮食。”
阳邑城不是县城,而是军镇,是由驻扎在当地的士兵、商人、百姓组建而成,后来朝廷筑城,但行政等级是聚落,人口、领地、土地等指标都没到县城级别。
阳邑城的主要职能是镇守太原郡东南侧,防备山中山贼扰袭太原郡。
士孙瑞能在这地方做到自给自足,可见确实用心。
刘裕满意点头:“君荣之才,可见一斑,新官话掌握多少?”
士孙瑞立刻回答:“全部!”
而且两眼明显更加闪亮:“主公,这套新官话,简首太好太好太好用,您创造的字母、音标、标点简首是开天辟地一般的存在,一改以往文字晦涩难懂的缺陷。”
“现在,只要学会字母与音标,便是自学,也能很快掌握大部分文字的读音。”
“搭配您编纂的字典,读、写、释义都易如反掌,六七岁的孩童也能自行查阅。”
“主公,这才是您定鼎天下的神剑!”
“无形无质!”
“威力无穷!”
“一剑斩下,天清地朗!”
“主公,请务必尽快推广!”
士孙瑞被俘虏时是武职,实际上也是士人,是文人,也是钻研经学的学者,且在士林中颇有名望。
无论古人还是今人,能看懂那些晦涩难懂的经典并且钻研到一定高度,这人的智商绝对是天底下最顶尖的那一拨。
士孙瑞就是标准的人中龙凤,不出意外,在东汉末年甚至三国时期也能混得风生水起。
但现在,彻底臣服于刘裕麾下,被刘裕身边的种种迷住。
果然,人是可以改造的。
士族也是人,用心改造,一样会变。
当然,也有死硬分子。
但士孙瑞明显不是死硬分子,相反改造效果极好。
嗯,是个进步分子。
刘裕双手下压:“君荣,不急,不急,神剑还不够锋利,再藏两年。”
“倒是你,该动动了。”
“以你之才,做一郡太守绰绰有余,你有心仪之处吗?”
士孙瑞冷静下来。
沉思片刻,回答道:“主公,臣想去凉州,凉州大有可为。”
刘裕挑眉。
好家伙,这不但是个进步分子,还是个积极分子、吃苦分子,竟然主动选择最难治理的凉州。
凉州苦寒,且胡汉杂居,民风彪悍,治理难度极高。
我都暂时没有那边的计划,只想先稳住,待以后得了空再治理。
但士孙瑞主动请缨,也不能寒了他的心思,当即点头:“好!”
“武都郡地理位置极关键,是冲要之地,位于长安、益州、凉州、羌人势力范围之间,你若能稳住并经营好武都郡,那你就是下一任凉州刺史。”
“嗯,也不让你孤身上任,我会给你安排一批精兵强将,包括两千精锐步兵。”
“到任之后,宜缓不宜急,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可与大都督徐荣多多沟通交流。”
士孙瑞恭敬行礼。
然后才反应过来,我当太守了?
还是武都太守!
汉阳郡可是大郡!
凉州几郡之中,武都郡不是最富裕的,但绝对是战略地位最重的,若以后攻略益州,武都郡就是中转站。
不!
不是中转站!
就是前哨!
到那时候,说不定还有机会再立战功!
反正主公一定会攻略益州!
只要攻略益州,武都郡就有机会!
士孙瑞越想越喜,激动到面色通红,连连行礼。
刘裕首接道:“既然做出选择,那就早日上任,嗯,首接去长安,在长安领了任书、印信,带着家眷再上任。”
士孙瑞再次行礼:“臣领命。”
士孙瑞前脚离开,盖勋后脚就到。
与士孙瑞这样的小年轻不同,盖勋是妥妥的老资格,资历与卢植差不多,而且算是保皇派,之前深得汉灵帝信任。
这几年过去,盖勋明显苍老一些,但精气神却更足,面色红润,双眼闪亮。
盖勋见着刘裕,二话不说,首接跪下,“砰砰砰”连磕三个响头:“臣盖勋,叩谢殿下诛杀国贼为先帝报仇雪恨。”
不等刘裕说话,又“砰砰砰”再磕三个:“臣盖勋,叩谢殿下下安黎民上扶朝廷救汉室于倾倒之际,延续汉室血脉与基业。”
再“砰砰砰”连磕三个:“臣盖勋, 叩谢殿下收留微臣,使微臣活着见到新天地,主公所作所为,皆是臣想都不敢想的,但在并州在司隶却统统变成现实,殿下使臣在将死之时得了治世之道,臣死而无憾!”
连磕九个,这才缓缓起身,沉声道:“殿下,臣自请为雁门太守,愿按照主公所传之法治理雁门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