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芯大柚子 作品

第240章 井底之蛙(第2页)

因为朔方上上下下都是刘裕的人,各衙门的官几乎全是亲兵,大小胥吏甚至普通差役也多是老兵退伍。

上上下下就像个大军营,彼此见面先问你是哪年的兵。

这五百人,培养时间更长,更用心,素质只会更高。

主公这招,真高明。

与先帝办鸿都门学一个思路,却更高效,更好用,且几乎没有隐患,一举击溃士族党人对地方、朝廷政权的把控,彻底将官吏任命权掌握在手中。

这天下离不开士族?

主公这招,可不是打脸那么简单,而是要命。

要党人士族的命!

待主公的亲卫遍布天下,把党人士族彻底消灭也易如反掌。

此时此刻,李儒浑然不在意这招也会削弱他这个“开国大臣”的权力,一心只为刘裕激动。

纵马数日方回。

回到青山关,当即下令全军并民夫、工匠、奴隶北上。

数万牛车马车拉着青砖、糯米、生石灰以及铁锹、铁镐等工具浩浩荡荡地北上。

李儒立在城头,目送蜿蜒二十多里的队伍深入草原深处,忍不住热泪盈眶。

百姓的力量,浩瀚无穷。

但主公智慧更深不可测。

两者相辅相成,方有今日之功。

李儒在青山关待了半个月,亲眼目睹即便没有刘裕在场,但各种物资转运却始终井然有序,这才放心离开。

返回朔方,立刻组织一批官吏到青山关参观学习。

效果如他所想,所有人大为震惊,包括刘裕曾经的亲卫们。

一震惊于青山关的雄伟壮阔。

二震惊于青山关上上下下的运行模式,简洁,高效,井然有序,忙而不乱,比朔方还高效。

因为青山关才是刘裕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

广牧、朔方、长安停留期间,要么事务繁多,要么频繁打仗,没有多少时间专门整顿吏治。

但在青山关不同,从挖地基到竣工,全程参与,看见就纠正,想到便改进,打造出来的这支队伍与别处都不一样。

李儒回去没多久,五原、太原、雁门等郡也陆续派人到青山关参观学习。

接着便是长安、凉州。

一个月后,青山关的大名传到洛阳,传到荆州兖州甚至扬州。

天下震动。

“比洛阳城大十倍的关隘?”

“长五十里?怎么可能?”

“天底下怎会有此雄关?”

“必然是夸大其词!”

“不可信!”

“……”

但从朔方回来的商人们言之凿凿,听见有人质疑,只不屑地扔下一句话:“夏虫不可语冰!”

“土包子!”

“没见识了吧?多出去走走!”

“井底之蛙。”

“事实怼在你们脸上都不会承认秦王殿下伟大!”

“你们需要睁眼看世界!”

“……”

洛阳。

袁隗得到消息,百思不得其解。

刘裕去草原干什么?

放着大好中原不攻略,耗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去建设空无一人的大草原?

难不成草原上有宝物?

还是寻找退路?

思索半天不得要领,召集府中文武官员商议,结果也没人能说得出来个一二三西,只能派人继续打探消息。

却对外放出风声,在相国的英明领导下,刘裕数年不得寸进,连吃败仗,己经准备退到草原躲避锋芒。

一时间,天下党人士族无不欢欣雀跃。

战无不胜的刘贼终于要败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