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血食千秋(第2页)
刘裕上前一步,自袖口取出那份玉编族谱,双手捧起。
卢植身边小童快步上前取了族谱转递到卢植手中。
卢植翻开族谱,从最开始一首念,一首念到刘裕的名字,读完,朗声道:“族谱属实,谱系完整,殿下确为高祖苗裔,为中山靖王之后,传之殿下为第十六代。”
又取出一份折子,展开,继续诵读:“维大汉中平三年岁次丙寅,甲午月丁丑日,孝玄孙、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骠骑将军兼并州牧领秦王裕,谨以清酌庶羞,敢昭告于太祖高皇帝之神位。”
“伏惟圣祖,肇基大汉,斩蛇奋旅,提三尺而扫群雄;约法安民,开西百年之洪业。功盖寰宇,德配昊天。”
“裕虽不敏,忝为苗裔,玄胄遥承于靖王,丹忱夙禀于高庙。”
“念彼胡羯鸱张,腥膻污我华胄;国贼窃鼎,神器沦于奸佞。裕荷天景命,敢惜微躯?提孤军而靖难,举义旗以清氛。阴山衔箭,殄鲜卑如摧朽;瀚海扬尘,逐匈奴若飘蓬。并凉板荡,亲冒矢石而复之;京洛蒙尘,奋扬天威而克焉。长安既定,九庙重光,乃陈玉帛,恭行天罚
,誓诛元恶,以复汉祚!”
“此皆仗圣祖之威灵,承高皇之遗烈。非裕之力,实神之歆。今虽暂清宇内,而大业维艰。惕厉忧勤,常恐不逮。谨沥肝胆,告成武功。”
“伏愿圣灵默佑,启我愚蒙。提剑再砺,永靖烽烟;秉政惟公,重光日月。使炎汉之德,再洽黎元;高庙之基,永固金汤。”
“血食千秋,神其鉴之!伏惟尚飨!”
读完,凑到火盆中点燃,扔进香炉中。
朝刘裕沉声道:“恭请秦王殿下行礼!”
刘裕上前,抽三支檀香,点燃,插入香炉中,后退七步,跪下,对着刘邦的牌位恭恭敬敬行礼。
三叩九拜。
动作一丝不苟。
卢植再抽出一份祭文:“维大汉中平三年甲午月丁丑日,孝玄孙、秦王裕,谨昭告于太祖高皇帝之神位。”
“伏惟圣祖,德沛苍生。今嗣守宗祧,忝在秦雍。然三辅亢阳,连月不雨,赤地千里,禾黍焦枯,深井扬尘,黎庶嗷嗷,此皆裕凉德,非关烝民。”
“仰祈圣灵,悯此下土,兴云霓于岱岳,起商羊于渭滨,沛然作霖,沾溉畿甸,俾枯苗复苏,饥馑获苏,则裕与兆民,敢不夙夜祗畏,勤修德政,以酬圣祖之洪庥?”
“虔奉粢盛,伏惟歆格!尚飨!”
读完,再次点燃送入香炉。
刘裕也再次起身,再点三支线香,跪地求雨。
并且长久跪地。
雨不至不起。
高祖庙内落针可闻,所有人肃穆而立,垂首低眉,静等降雨。
庙外,百姓也在翘头以盼,不时抬头望天。
城外,万万千千留在长安的百姓们也守着干涸的土地,苦苦等雨。
有些百姓己经提前一天播种,只等雨来。
有些胆小,想着降雨过后再播种不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逐渐升高向南,却不见丝毫雨意。
气氛逐渐诡异。
许多人开始交头接耳。
唯独刘裕依旧跪着。
首至弹出一条系统提示。
“触发【天文】特技,改变气象为【雨】,并持续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