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芯大柚子 作品

第125章 书同文,字同音(第2页)

“敬启蔡氏昭姬妆次。”

“刘裕不才,仰慕淑范久矣。”

“蔡氏名门,昭姬才情冠绝当世,窈窕之姿,兰心蕙质。”

“今遣冰人执雁,愿以玄纁为聘,结两姓之好,筑金屋贮慧,伏冀垂允,共谱琴瑟。”

但很快发现异常。

这字,好特别的结构与笔画。

结构俊朗严谨,笔画挺拔匀称,运笔极有法度,转折提按间方圆得当,是之前从未见过的写法。

最关键的是,许多字非常简洁,结构与篆书隶书楷书相同,但笔画更少。

另外,这格式排列也很特别,中间有点、圈间隔,几乎不用花心思断句,这若用于解释西书五经,岂不是能免去许多歧义?

蔡邕是当世大儒,且极擅长书法,能写史书,也能解读先贤经典,是全能之才,一眼就发现刘裕这短短九十来字的聘书中的玄妙。

读了一遍又一遍,越琢磨,越觉得巧妙。

无论是简化过后的文字,还是书法风格,以及断句方式。

最后忍不住问:“你从哪学来的?”

刘裕微笑:“无人教授,自学成才。”

“天才,天纵之才。”

“我要编纂的字典,要收录世间所有

文字并加以简化,方便识别、阅读、书写,蔡先生,天底下没有人比你更适合担当此任。”

“好,好,好,我做,我做!”

蔡邕想都不想地答应。

让他当官,他天亮起床。

让他做学问,他天不亮就起床。

他是官迷,更是个大学者,内心更愿意做学问。

何况是这种注定要名垂青史的大学问。

这门学问真要做成,必然能惠及全天下,无论士族、寒门、平民都能以更快的速度读书识字,这是多大的功德?

刘裕又不紧不慢地说道:“除了文字,还有声调。”

“声调?”

“对,我自创的一套声韵字符,也更简洁,更标准,只要掌握这套字符,天下同音将不再是梦。”

“当真?”

“请看。”

刘裕提笔写下一套标准的字母读音,从啊喔鹅到自次丝义乌,又分别标出五个读音。

写完,读一遍,笑道:“这套音韵简洁标准且通用性强,掌握它们,再有相对应的字典,便是七八岁孩童也能轻松查询到陌生文字的读音、释义,比某些地方才开始流行的反切法简单千百倍。”

蔡邕死死盯着那套从未见过的字符,一遍又一遍重复那套陌生但朗朗上口的音节,越读越上头,越读越震撼。

这套音节表搭配简化后的文字、断句符号将大幅降低读书识字的难度,并且可以一统口音,做到秦始皇当年都没做到的事情。

书同文,字同音,这是真正的文化大统一!

胜过疆土的大统一千倍万倍!

文字语言是一切文化的根基!

若能将这套文字和读音传授至五湖西海,其功劳强过率领兵马开疆拓土!

打下的疆土随时有丢失的风险。

但传播出去的文字语言则如野草生根,只会越长越旺!

传到哪里,就在哪里落地生根。

几千年后,无论疆土如何变化,根都在这里!

在大汉!

在并州!

在五原郡!

在我们翁婿俩!

蔡邕越想越激动,一把抓住刘裕的手掌:“贤婿,什么都别说,明日就提亲,后日定亲,七日后完婚,十天后老夫将闭关编撰这部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