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迁都长安更始封王(第2页)
刘玄还没说话,朱鲔就站出来说:“不可!高祖曾斩白马与天下盟誓,‘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在我朝建立之初,己经封了很多没有功劳的侯爵,可那时是因为我们实力很弱小,为了拉拢人心不得己而为之。若是我们此时再违逆高祖之言,那就是背弃祖宗了。”
赵萌说:“大司马所言差矣,所谓非常之时,议非常之事。高祖当年与天下盟约的时候,己是天下大定,高祖建国之初不也封了好多异姓王吗?如今的情况和当时的差不多,所以有功之臣封为王是没有错的。我们可以先封王,等到儿子一辈的时候若没有擎天之功,可降为公,传到孙子一辈的时候再将为侯。所以说到底也不过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事情,并不会对后世造成影响。”
朱鲔说:“不可,若是封王,是不是得给一国,纵观之前的王国,少则一郡之地,多则数郡。而且各封王又有自己的兵马,那将是祸乱之源。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一夜之间半个国家都被诸侯王攻占,仅吴王一人就出兵三十万。所以对于有功之臣,我建议可以给与更多的金钱封赏,而不是封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庙堂攘攘皆为名往。
此时王匡集团恨死了朱鲔,放在平时,一块肉谁吃都行,一壶酒谁喝都行。可这封王大事,关系着他们未来几十年,甚至子孙后代,没有人会再去理会这兄弟之情,众人心中大骂朱鲔是个憨大头。
此时的朱鲔真正的成了一位孤臣,有分量在朝堂说话的没有一个站在他这边,想站在他这边的都是自认为不够封王之人,可这些人又有什么话语权?
于是这事就被敲定下来。
册封左丞相刘赐为宛王。
册封定国上公王匡为比阳王。
册封成国上公王凤为宜城王。
册封大司马朱鲔为胶东王。
册封大司空陈牧为阴
平王。
册封卫尉张卬为淮阳王。
册封执金吾廖湛为穰王。
册封水衡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
册封刘庆为燕王。
册封刘祉为定陶王。
册封刘嘉为汉中王。
册封刘信为汝阳王。
册封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
册封武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
册封西屏大将军申徒建为平氏王。
册封骠骑大将军宋佻为颖阴王。
册封廷尉王常为邓王。
册封胡殷为随王。
册封尹尊为偃王。
众王皆跪地谢恩。
朱鲔对刘玄说:“启禀陛下,臣不愿违背祖制,还请陛下收回对我的封赐。”
王匡说:“如今我们迁都长安,可洛阳仍需大将镇守,陛下可令大司马坐镇洛阳,防御赤眉和王郎的进攻。”
刘玄说:“好,那就依两位爱卿所言,朱鲔仍任大司马,和李轶一同镇守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