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星回 作品

第281章 隐脉的回声(第2页)

(三)共鸣的显影

灰衣守脉人的影笑了,影举起木杖,杖头的纹与回音树的涡纹对上,杖一倾,涡里的七脉气突然涌了出来——不是乱涌,而是顺着主脉引的绿线,排着队往外走,走得极轻,像怕踩碎了什么。影的声音清晰起来:“隐脉的秘,从不是‘硬拽’,是‘共鸣’——你跟它处得熟了,它自然会跟你走。”

石砚往树旁的土里插铜锄,这次锄刃发出了沉响,响震得周围的树都晃了,晃落的叶不再是白的,而是透出淡淡的黄——陆脉的气正顺着锄刃往土里钻,钻过的地方,隐在地下的脉纹全显了形,像被阳光晒透的根,盘根错节却条理分明。

“你听!”阿昭指着树叶,叶与叶相碰,发出“沙沙”的响,响里裹着水脉的润气,气顺着叶尖往下滴,滴

在地上,汇成细流,流到哪,哪的隐脉就亮,像水在地上画地图,“它们在说话呢,说自己藏了多久。”

灵汐的铜镜里,回音树的涡纹突然拼成了张图:图上是片更大的林子,林深处有座石屋,屋前的石桌上摆着个铜铃,铃舌是用七脉的气凝成的,却被根细麻绳拴着,铃身刻着“待鸣”二字。镜光里的守脉人影正往铃上系麻绳,系完叹了句:“隐脉的气不聚,铃就不会响,主脉引也传不远啊……”

云雪兽突然往林深处跑,跑过的地方,金雾在地上织成条光带,光带里的隐脉气被引着聚成一团,团越滚越大,滚到石屋前时,突然“啵”地散了,散成七道气,分别往铜铃的七个方向钻——正是七脉的气,钻到铃身,拴铃舌的麻绳突然断了。

“铛——”铜铃响了,响得清越,响震得整片雾林都亮了,亮处的隐脉气不再躲躲闪闪,而是跟着铃声的节奏,往主脉引上靠,靠得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士兵。雾开始散,散处露出树与树之间的路,路是用隐脉气铺成的,泛着淡淡的光,往林外的山脉伸。

(四)声后的去向

离开雾林时,回音树的叶全变成了碧色,叶背的涡纹里缠着主脉引的绿线,风一吹,叶就发出“哗哗”的响,像在跟他们道别。石砚回头看,树的螺旋干上,竟新长出圈纹路,纹里藏着刚才他们三人的气——光的暖,陆的沉,水的润,缠在一起,成了棵小树的形状。

“它把我们的气记下来了。”石砚摸着自己的铜锄,锄刃上沾着片回音树叶,叶正慢慢化成脉纹,融进锄里,“往后再有守脉人来,它或许能更快认出同路的人。”

阿昭的陶水罐里,潮心露映着铜铃的影,影里的铃舌还在颤,颤得罐里的七脉气都跟着跳。他突然懂了:“隐脉的气不是怕生,是太久没人跟它们说话,忘了怎么回应。就像关在屋里的人,听到门外有熟声,才敢把门打开。”

灵汐的铜镜里,守脉人的灰衣影正往石屋外走,影回头望了眼铜铃,铃还在响,响得主脉引都跟着颤,颤得远处的山脉都起了回音。影的声音轻得像雾:“守脉人要做的,从不是‘挖开’藏起来的气,是‘陪’它们说说话——脉气也认人,你待它真,它便对你诚。”

云雪兽往林外的山脉喷了口金雾,金雾与铜铃的余响缠在一起,化成条响带,响带里的隐脉气像跟着歌声走的旅人,脚步轻快。山脉的轮廓在雾散后越来越清晰,脉纹顺着响带往上爬,爬到山巅时,突然亮了——山巅的石缝里,嵌着块半露的玉,玉上的纹正与主脉引的绿线呼应,像在招手。

他们顺着响带往山脉走,脚步声与铜铃的余响叠在一起,像在说:藏起来的气,从不是迷路的孩子,只是等个愿意喊它名字的人。而那些藏在叶里、土里、石里的脉气,正被这声呼唤引着,一点点走出黑暗,往融流的方向赶,往所有脉气最终要聚的地方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