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星回 作品

第280章 迷脉的归向(第2页)

石砚往泽边的泥里又插了铜锄,这次锄刃的陆脉气顺着主脉引往泥里钻,钻过的地方,乱脉气像找到了领队的羊,纷纷往主脉引上靠,缠得整整齐齐。“不是要把乱脉气全清掉,是让它们认出主脉的方向。”他看着泥里的脉纹渐渐顺了,“就像田埂里的水,总得有个主渠,旁支才不会乱淌。”

阿昭的陶水罐往泽里倾,潮心露这次没分成碎片,而是顺着主脉引凝成条水带,水带里的七脉气像跟着队伍走的孩子,排着队往绿雾里去。泽上的淡紫雾开始散,散处露出原本被遮住的路——路不再是无数条岔道,而是一条宽宽的主

径,径上的脉纹与主脉引连在一起,往脉树的方向伸,清晰得像画出来的。

“你看那些影!”阿昭指着水带里的水珠,水珠里的幻象没了,只剩一个清晰的影:脉树顶的新叶在晨光里晃,晃得主脉引都跟着颤。他突然明白,“迷脉的气不是故意乱,是太想回主脉,却找不着路,才急得乱撞。”

灵汐的铜镜里,穿灰衣的守脉人影又出现了。影捡起地上的断罗盘碎片,往主脉引上拼,拼到最后一块时,影笑了:“迷脉的秘,从不是‘强改方向’,是‘指明归处’——你告诉它们家在哪,它们自然会自己往回走。”影慢慢淡去,手里的木杖化作道灰光,融进主脉引里,“守脉人要做的,原是当个‘指路的’,不是‘赶羊的’。”

云雪兽往主脉引上喷了口金雾,金雾裹着融流的和声,往泽深处漫。被和声触到的乱脉气突然发出轻快的响,像找到家的孩子在笑,顺着主径往泽外跑,跑过的地方,淡紫雾彻底散了,露出底下干净的泥沼,沼里的脉纹整整齐齐,像被梳过的发丝。

(四)径上的归声

离开迷踪泽时,断罗盘的碎片已经合在了一起,变成个完整的木罗盘,指针稳稳地指着脉树的方向,盘上缠着主脉引的绿纹,像生了根。泽边的主径上,新冒出些脉草,草叶上的纹顺着主径往远处爬,爬过的地方,又有新的小径从主径分出去,却都规规矩矩,再没乱岔。

融流的和声里,飘忽感全没了,变得沉稳又坚定,像队伍迈着整齐的步子在走。七脉的气不再东游西荡,而是跟着主脉引的节奏,缠得紧实又流畅。灵汐回头望,迷踪泽的雾全散了,露出远处的山峦,山峦的脉纹与主径连在一起,像无数条支流汇入主河。

“原来每个乱脉的地方,都藏着自己的‘主脉引’。”石砚扛着铜锄往前走,锄刃的陆脉气与主脉引缠在一起,走得稳稳的,“滞脉湾有旧络骨,哑脉谷有石笋,这里有断罗盘——都是守脉人留下的‘路标’,就等融流来叫醒。”

阿昭摸了摸陶水罐,罐里的潮心露凝成了条小小的主脉引,正顺着罐壁往上爬,爬到罐口时,滴下一滴,落在地上,立刻长出根细如发丝的新脉纹,往主径的方向去。“连水罐都记住主脉的方向了。”他笑着说,“往后再遇到迷路的脉气,它怕是能自己引着走。”

灵汐的铜镜里,穿灰衣的守脉人影对着合好的罗盘点头,影渐渐融进主脉引的绿纹里,化成个小小的“引”字。她收起铜镜,指尖缠着绿纹的暖,突然懂了:守脉人留下的何止是路标,是把“认路”的本事藏在了旧物里,等后来者用融流的气,把这本事还给脉气自己。

云雪兽往主径的尽头喷了口金雾,金雾落在地上,化成条亮晶晶的光带,光带里的主脉引与七脉的气缠在一起,往更远处的山川漫去。漫过的地方,原本模糊的脉纹都清晰起来,像无数条被点亮的路,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脉树的方向,融流的方向,也是所有脉气最终要归的“家”。

他们顺着主径往前走,脚步声落在地上,与融流的和声叠在一起,像在说:路或许有岔,但只要主脉的引还在,气就不会迷路,人也不会。而那些藏在各地的“路标”,正等着这声归向的脚步,一个个醒过来,带着乱脉的气,往融流的深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