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声脉的共鸣(第2页)
(三)共鸣的潮涌
谷底的石台突然震颤起来。
骨笛的明音、石片的沉音、陶埙的润音缠在一起,往谷内的岩壁撞去。那些刻着小嘴巴的岩壁突然“嗡”地响了,响处的冰纹全裂开,露出底下的声纹——原来每道凹痕都是个“声孔”,藏着不同的脉气声。
“是‘共鸣’!”石砚往岩壁上又敲了敲铜锄,这次的沉音撞在声孔上,竟引来一片回应,岩壁深处传来“轰轰”的回声,像无数个石片一起在唱。他往声孔里塞了点山峦的土芯粒,土粒一落进去,回声突然变得温润,不再是硬邦邦的撞,像裹了层软土,“陆脉的‘定’,在这里是让声气有个落脚的地方,不飘,不散。”
云雪兽往谷顶喷了口金雾,金雾裹着焰谷的温石末,落在最高处的崖壁上。那里的声孔突然喷出些火星,火星裹着暖融融的“
噼啪”声,往谷里的声脉纹上落。被火星触到的声符突然亮了,像被点燃的灯,顺着融流往周围的声孔爬,爬过的地方,白霜簌簌往下掉,露出更多青灰色的声纹。
“你听!”阿昭指着谷中央,那里的地面突然鼓起个小土包,土包里冒出根光溜溜的石笋,石笋上的声纹与七脉的和声缠在一起,竟发出“叮咚”的脆响——像月湖玉管修复时的融流声,却更清,更亮,带着整座谷的脉气在颤。
灵汐的铜镜里,穿绿衣的守脉人影又出现了。这次影没有叹气,只是对着石笋笑,手里的骨笛突然化作道绿光,钻进石笋的声纹里。影渐渐淡去时,留下句话:“声脉的秘,从不是‘强鸣’,是‘共鸣’——你唤它,它应你,像朋友说话那样,才暖得透心。”
(四)声潮的漫延
当最后一片白霜化在融流的和声里,哑脉谷突然活了。
风穿过声孔,发出“呜呜咽咽”的啸,像无数支笛子在吹;水顺着岩壁的纹往下淌,“叮叮咚咚”的,像无数个陶埙在响;石笋的震颤越来越急,“轰轰锵锵”的,像铜锄在敲,又像焰谷的温石在裂。七脉的声气与谷里的声脉缠在一起,织成张巨大的声网,往谷外的荒原漫去——漫过的地方,枯草在声里摇,摇得草叶上的脉纹都亮了;土坡在声里颤,颤得地下的根须都醒了。
灵汐他们站在谷口,听着整座谷在唱歌。声浪里,融流的滞涩感全没了,变得流畅又饱满,像条刚被疏通的河,七脉的气在声里跳,跳得比从前更欢。
“原来声脉的气,是跟着融流的和声跑的。”阿昭摸了摸陶埙,埙壁上的水纹还在颤,“就像人听到顺耳的歌,忍不住跟着唱。”
石砚往声孔里又塞了块土芯粒,这次的沉音里混着点光的明响,还有火的暖响。“往后这谷里的声,会顺着融流往七脉跑。”他扛着铜锄往谷外走,“光崖的镜铃会多些脆响,焰谷的石磬会添些沉音,雾海的贝壳风铃,怕是要唱得更欢了。”
灵汐回头望,石笋的声纹正往谷外的融流里钻,钻得极快,像迫不及待要去见其他脉气。谷口的岩壁上,那些小嘴巴似的声孔还在张着,却不再是哑的,每个孔里都藏着缕和声,风一吹就往外跑,像无数个雀跃的音符。
云雪兽往谷里喷了最后口金雾,金雾落在石笋上,凝成片新的声纹叶,叶上的纹是七脉的声符,缠着谷里的声脉气。“走了。”灵汐收起铜镜,镜光里的声纹正与远处脉树的声气连在一起,像根无形的琴弦,“前面还有更多藏着的‘乐师’,等着融流的和声去叫醒呢。”
离开哑脉谷时,和声的潮涌跟着他们走,漫过荒原,漫过枯岭,漫向更远处的山川。风里的声、土里的震、水里的流,都缠着七脉的暖,像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歌里,有旧守脉人的叹息化成的韵,有新脉气苏醒的欢,还有灵汐他们掌心的温度——那是握着铜镜的明、铜锄的沉、陶埙的润,在和声里轻轻颤,像在说:这路啊,原是跟着歌走的,歌不停,路就不会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