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山峦的固骨(第2页)
“固骨要‘内外兼修’。”石砚突然明白,外用七脉精元填裂,内用脉草的生气养骨,才是山伯的法子。他用铜锄往脉骨周围的土里插,锄刃带出些陆脉的土芯粒,围着脉骨堆成个小圈,像给它加了层护壳。
裂缝合拢的瞬间,脉骨突然发出“咔嗒”声,裂边的“山”字与石砚的铜锄纹合在了一起。暗河的水变得极清,能看见脉骨的根须往七脉的方向伸,像刚睡醒的龙舒展筋骨。“续脉”玉落在脉骨上,玉身的光里多了些青灰色的纹,是融进了陆脉的气,摸上去沉甸甸的,像握住了整块山峦的稳。
(三)骨上的新痕
离开溶洞时,石砚回头望了眼那块脉骨。裂缝处新长出层莹白的骨膜,膜上有两个重叠的凿痕——一个是山伯当年的,深而急;一个是他刚才的,浅而稳。像两代守脉人,在同一块骨上,刻下了同样的“固”字。
阿昭的陶水罐里,潮心露混着脉草的汁,晃出些青灰色的光。灵汐举着铜镜照向行囊,里面的光崖镜屑、焰谷石末、雾海贝壳碎都亮了,与山峦的骨膜纹连成条光带,尽头指向风脉的气口石缝——那里对应着日记里的“通”字。
“山伯的凿子,该是留在这儿了。”石砚在溶洞的角落发现把锈迹斑斑的铁凿,凿头缠着陆脉的纹,与他的铜锄放在一起,竟发出和谐的颤音。他把铁凿插进脉骨旁的土里,凿柄立刻与脉草的根须缠在一起,像给后来人留了个新的标记。
走出山峦时,风里带着脉草的清香。“续脉”玉在囊袋里轻轻撞了下,像在提醒他们:风脉的气口石缝定有处淤塞的脉道,等着用七脉合气去通。石砚握紧铜锄,锄刃的陆脉纹与玉里的青灰纹同时发亮——他知道,“通”不是强行打通,而是像山伯固骨那样,顺着脉息的性子,让新旧的气自然融在一起。
暗河的水声在身后渐远,脉骨的共鸣却像刻进了骨里。灵汐望着风脉的方向,铜镜里的光带正慢慢变宽,像条越来越清晰的路。这条路的尽头,定有守脉人留下的风囊,等着他们用续接的脉息,吹开那道淤塞了太久的气口。
喜欢溯影惊华:嫡女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