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星回 作品

第255章 甸原的枯荣(第2页)

石砚突然明白了,他从怀里掏出块从甸原带的旧土,土上还沾着去年的枯草屑,又从雾沼采了片新叶,将新旧两样东西放在原种前。“甸原的土记旧年的枯,新叶记今年的荣,你要的不是忘记,是把枯荣都当成养分。”

原种似乎听懂了,圆籽突然滚出茧,滚到灵汐脚边,轻轻蹭了蹭她的鞋——鞋上还沾着总祭坛的泥土,那泥土里有轮回的气。灵汐弯腰将它捧起,掌心的纹路突然泛起暖黄,与原种的光融在一起,融出片小小的甸原虚影:虚影里,枯草丛中冒出新苗,新苗旁边卧着旧年的谷壳,壳里的仁正发着芽。

“这才是‘原’的真意。”阿昭翻开《山川志》,书页里的甸原地图突然活了,枯荣的界限渐渐模糊,汇成片生生不息的绿,“不是只记丰收,是记着饥荒时的盼,才懂丰收时的惜。”

(三)原种的光轨

原种的暖黄光融入玉版时,断纹上的分支突然变粗,像甸原的田埂,将之前的石、水、草、崖纹路都连在了一起,埂上冒出细小的谷粒,谷粒炸开,化作无数光点,飞向雾海的各个角落——那是雾海的新灵在借原种的气,去往该结果的地方。

甸雾原的草浪此刻变了模样,枯荣的界限不再分明,黄与绿交织着,像幅流动的织锦。草叶上的影子也变了,不再是单独的丰收或饥荒,而是先民在荒年撒种、守境人在丰年储粮,新旧的人在同一个画面里,做着传承的事。

“原种补的是天地的‘根’。”守雾人望着星海里的玉版,“轮回石转的是序,雾种长的是象,而原种是‘根’,根扎在

过往的土,才能长出未来的芽。”他指着雾原尽头的灰白雾色——是峰种的颜色,“峰种在‘雾锁峰’,那里的峰尖藏在雾里,看得见的是山,看不见的是影,峰种就藏在雾的‘倒影’里,得带着原种的‘实’去,不然会踩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灵汐掌心的圆环,此刻已有五道清晰的纹路,褐(石)、蓝(水)、青(草)、褐(崖)、暖黄(原),环外的雾纹也渐渐显露出星轨的形状,像在模仿守坛人衣上的天地轨迹。她低头看了看原种留下的暖黄纹,纹路上的枯荣正在缓慢流转,转一圈,就冒出颗新的谷粒。

云雪兽叼来穗刚成熟的谷穗,穗粒上沾着雾海的露水:“雾锁峰的倒影里藏着峰种,也藏着过往的‘虚’——比如有人曾想把峰种凿下来当镇石,结果连人带凿子都掉进了雾影里。”它晃了晃尾巴,“但我们带着原种的‘实’,知道哪是真峰,哪是虚影。”

灵汐望着雾锁峰的方向,那里的灰白雾色像被冻住的云,峰尖偶尔从雾里探出来,又很快缩回去,像在捉迷藏。她想起守雾人的话,突然明白:新旧从不是对立的,就像枯与荣,旧的土养新的苗,新的苗结旧的种,循环往复,才是天地该有的样子。

玉版的断纹还剩最后两道——峰的灰白与脉的深褐。灵汐摸了摸掌心的圆环,环上的雾纹已隐隐能看出完整的轮廓,像个未画完的星轮,只等最后两笔,就能转起来。

甸雾原的风里,飘着谷香与新苗的气息,像在说:记着枯的涩,才懂荣的甜;带着旧的根,才敢走新的路。而雾锁峰的灰白影子,已在前方静静等候,等着他们用“虚实相生”的悟,去寻那藏在雾影里的峰种。

喜欢溯影惊华:嫡女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