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第2页)
不论是难度还是数量都翻了好几倍。
“所以我并不建议大家全部死杠在科举之路。你们的山长曾告诉我,三皇子殿下多次向他索要过举荐的人员名单,只要一句话,便可以推举做官,这也算是一种上升渠道。但他最多只允许一个人去,你们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如果不想参与明年的乡试,或者觉得明年的乡试暂时无法得中的,我建议可以直接出仕,历练几年,届时若再想科举,也并不迟。”
当官要的可不仅仅是会四书五经的人,而背熟了四书五经,也不意味着能够当好官。
他能够看出来,童启和他的想法是一致的,因此并没有刻意只教授学生们读书,而是各种的知识都传授一些。
不拘泥于每个人的天赋与发展。
所以出仕,也未必不是一条好的道路。
听完这番话,不少人皆心动不已,尤其是常仕进和杨舟万,更是陷入了浓浓的思考之中。
其实杨舟万早就不想继续往上考了,越往上,他便越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瓶颈,上一次的榜尾,已经是万幸。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人和人之间是有差距的。
汪启元和吴韧读两遍便能够背的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靠着默读数十几遍,才能够勉强记住。
这并不是说明他蠢,只能说明,他不擅长应试。
若能够越过这些弯弯绕绕,直接当官,于他,自然是一种飞跃。至于升迁或许会差于科举出身的人,那都是小事。
真正阻拦他出仕的,并不是面子,而是对同窗与山长们依依不舍的心。
第77章 王孙求学
浑然不知自己手底下的学生们正忙着基建与思考未来。
此刻, 身在西夏的童启,正沉迷于逗小孩的乐趣之中。
别看那李元昊年纪小,可性格却是个不服输的, 想要什么, 拼了命哪怕丢尽了脸, 也非要得到。眼见着泡面没有吃成, 便暗地里教唆了门口的侍卫, 想办法从厨房里将童启他们没来得及洗的碗给偷了出来,如同做贼一般的蹲在角落里,狠狠舔了一口。
旁边的侍卫:……
他看着自家王孙没出息的样子,欲言又止。
可李元昊却浑然不觉。
他砸吧了砸吧嘴巴, 并没有尝出多少味道来, 可即便如此, 那丰富的调料,依旧一下子紧紧抓住了他的心。
西夏少有美食,连食材都短缺的地方,每日吃都吃不饱, 更别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