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不归 作品

分卷阅读1(第2页)

旅居庐舍的时候,所随行的这些甲士、昆仑奴也一同都居住在此,而非与其它门阀之家的家僕一样在别处另居。

虽然这里逼近神都,建造的庐舍也能够容纳千人,但仅是武不文就占据大半,除此以外还有来往洛阳的行旅人,当中不乏与长安通商的西域人士、游僧,在此躲避风雪,以求温暖。

然,褚清思不愿意与任何一方去交涉。

因为武不文有女皇的恩宠,连太子及其他两位弟弟都不能与之相比,而那些行旅之人也确实是他们先行居住,她没有以权威强逼他人的习惯,所以便独自在庐舍宽阔的堂上坐着,以屏风围之。

野庐氏也迅速命人送来燃烧的炭盆、最好的毡席。

惟恐冻伤这位小娘子,自己以后难担其罪。

随后又将一张堆满简帛的几案放在炭盆右侧,伸手就可及。

庐舍内放有各类竹简、帛书亦是野庐氏遵从女皇的手敕而置。女皇原意:一为大周教育天下英才;二向异域人士彰显大周文化的赫赫辉煌。

褚清思望了一眼,除儒家、道家经典以外,兵书、方技、天文及数术皆有。

看见案上还有数卷佛经。

她褐眸微微发亮,伸手握在掌中,低头小心翼翼的展开,举止间充满爱重之心,然后专心致志的观览起来。

未几,马蹄声由远及近的逼近庐舍。

还有勒马停下时的几声嘶鸣。

大雪,道不通,庐舍又有人来。

但庐舍所备的炭盆已然用尽,并且多数都是在韩王武不文及其侍从那里,即使野庐氏是陇西李氏的子弟也不敢轻易开罪于他们,所以心中在迟疑着是否要去与那些游僧商人交涉相商。

可能前去神都的人又岂非会是泛泛之辈。

游僧千里迢迢离开故国来大唐,其中多是大德名僧,高宗与女皇都曾支持过他们的译经宣法,所以洛阳白马寺、长安大慈恩寺与弘福寺也皆有于阗、天竺等国的僧人客居。

而商人来贸易又有一国君主的支持。

前来游学的则大多兼任使臣之职,有他们国君的手敕,关乎两国邦交。

在野庐氏犹豫着欲要迈步离开的时候,男子忽然开口,被这一路风雪所侵袭的声音也带着几丝低沉与微哑:“大道一通就走,随意即可。”

很快,如释重负的野庐氏亲自来向这位常在佛寺修行的小娘子叉手见礼:“褚

小娘子,不知可否容那位郎君来此烤火取暖。”

褚清思未经思虑就轻轻颔了颔首。

她想,只是一举手一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