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柯 作品

第538章 书院里的“蒜香大乱炖”(第2页)

小儿子举着算盘“啪嗒啪嗒”算:“爹说的对!汤卖两文钱一碗,一天卖十碗,能买二十颗糖!”幼女立刻搬来《道德经》:“娘说的对!书上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就像娘熬药不能急,做生意也不能急!”玉清笑得差点把汤洒出来:“你们俩干脆把辩论写成《商医混搭经》,我来插画!”

晚间课堂:鸡飞狗跳的“启蒙夜”

掌灯时,厢房里的算珠声能吵到谷口。长子捧着《货殖列传》摇头晃脑,读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突然问:“爹,是不是袖子长能多卖蒜香饼?”虎娃正给幼女讲《道德经》里的“上善若水”,幼女指着窗外的小溪:“就像卖豆腐脑,得像水一样滑溜溜才好?”

最热闹的是小儿子,他把算盘扣在头上当帽子,算珠掉了满地,非要让虎娃用算珠给他搭“青牛算盘屋”。苏挽月进来时,正见虎娃用算珠拼“诚信”二字,小儿子却抓起珠子往嘴里塞:“爹,这珠子没有张大叔的胡饼算珠香!”

谷夜:蒜香里的答案

夜深了,虎娃坐在谷口的石头上,看男主和小桃还在月光下练拳——小桃终于不像炒菜了,可收势时还是习惯性地拍了拍围裙。苏挽月端来碗蒜香粥,粥里飘着两颗算珠形状的山药丸。“你看,”她舀起丸子,“医道是底,商道是表,就像这粥,山药是本,蒜香是味,少了哪样都不对。”

虎娃咬着丸子笑了。远处传来牦牛打哈欠的声音,混着书院里隐约的算珠声,倒像是谷里在轻轻哼着首歌——歌里有太极的圆,有算珠的响,有药香的醇,还有那口化在舌尖的、踏踏实实的蒜香。

喜欢盛唐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