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月最佳出炉,新的奖励来了!
接下来的几场比赛,整个联盟都在密切关注着勇士队的动态,更准确地说,是关注着队中的核心球员苏晨。·兰_兰*闻′血¢ ,庚,新¨罪?全¨
在之前的比赛中,苏晨如同篮球场上的 “战神”,一次又一次用震撼的数据刷新着人们对篮球运动员的认知,单场 40 + 得分、25 + 篮板、15 + 盖帽的表现对他而言如同家常便饭,他的存在让勇士队成为了联盟中令所有对手都畏惧的劲旅。
然而,在接下来几场比赛里,外界却普遍认为苏晨的表现有所下降。
首先迎来的是与黄蜂队的较量,比赛在勇士队的主场甲骨文球馆打响。
现场座无虚席,球迷们挥舞着金色的助威棒,期待着苏晨能再次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
比赛开始后,黄蜂队对苏晨采取了严密的包夹防守策略,试图限制他的发挥。
但苏晨依旧展现出了极强的统治力,在进攻端,他多次凭借着精准的投篮和灵活的脚步突破黄蜂队的防线,轻松得分。
在防守端,他如同篮下的 “守护神”,一次次将黄蜂队球员的投篮扇飞。
当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记分牌上显示苏晨本场比赛砍下 30 分 18 篮板 11 盖帽的三双数据,勇士队以 25 分的巨大优势轻松战胜黄蜂队。
可赛后,媒体报道的标题却是 “苏晨本场比赛仅砍下 30 分 18 篮板 11 盖帽!勇士队轻松战胜黄蜂队!”
紧接着,勇士队迎来了与山猫队的比赛。
山猫队虽然整体实力不如勇士队,但他们在比赛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每一个回合都拼尽全力。
在比赛的第一节,山猫队凭借着外线精准的三分球取得了微弱的领先优势。
此时,苏晨站了出来,他在篮下连续抢下进攻篮板,二次进攻得分,同时还不断送给山猫队球员大帽,瞬间改变了比赛的局势。
随着比赛的推进,苏晨的状态越来越出色,他不仅在进攻端为球队提供稳定的得分,还在防守端带动着整个球队的防守积极性。
最终,勇士队以 18 分的优势大胜山猫队,苏晨全场得到 21 分 20 篮板 9 盖帽的准三双数据。
可媒体依旧用 “仅” 来形容他的表现,“苏晨本场比赛仅砍下 21 分 20 篮板 9 盖帽!勇士队大胜山猫队!”
这样的标题再次出现在各大体育媒体的版面。
下一场比赛就是对阵76人队!
76 人队拥有着强大的内线实力,他们的中锋在内线的表现十分出色。
比赛一开始,双方就展开了激烈的对抗,比分交替上升。
苏晨在与对方中锋的对位中毫不示弱,他利用自己的身高和臂展优势,在防守端多次成功限制对方中锋的进攻,同时还抢下了大量的篮板球。~萝+拉?晓~说¨ !庚·芯\醉¨快′
在进攻端,苏晨更是不可阻挡,他的背身单打、转身跳投都极具威胁,76 人队的球员根本无法限制他的得分。
比赛结束时,勇士队以 22 分的优势大胜 76 人队,苏晨全场砍下 26 分 17 篮板 13 盖帽的三双数据。
但媒体的报道依旧是 “苏晨本场比赛仅砍下 26 分 17 篮板 13 盖帽!勇士队大胜 76 人队!”
是的,勇士队再次取得了三连胜,以完美的姿态结束了这一波主场。
回顾这三场比赛,苏晨的表现其实非常出色,30 分 18 篮板 11 盖帽、21 分 20 篮板 9 盖帽、26 分 17 篮板 13 盖帽,这样的数据放在联盟中的任何一位球员身上,都足以成为头条新闻,都堪称是现象级的表现。
苏晨的基本盘就摆在那里,强大的得分能力、出色的篮板意识和顶级的盖帽水准,这些都是他成为联盟超级巨星的基石。
也许是大家都习惯了苏晨此前更为高效、更为震撼的发挥。
在之前的比赛中,他常常能单场砍下 40 + 的得分,同时还能抢下 25 + 的篮板和 15 + 的盖帽,这样的表现让球迷和媒体都对他产生了极高的期望。
以至于当他在这三场比赛中交出 30 分左右、20 篮板左右、10 盖帽左右的数据时,大家都觉得这只是他的常规操作,甚至用 “仅” 来形容。
但实际上,这样的 “仅”,是对苏晨实力的最高认可,是因为他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了人们对篮球运动员的极限认知,让大家觉得只有更震撼的数据才能配得上他的实力。
……
此时人们不禁联想到了篮球史上一段足以与之共鸣的传奇记忆。
那是 2006 年 1 月,科比?布莱恩特用一整个月的疯狂表现,重新定义了 nBA 赛场的 “常规操作”,彼时的他,同样让 “砍下 40 分” 成为了媒体笔下需要用 “仅仅” 来修饰的 “基本盘”。
那是湖人处于低谷期的一年,科比独自
扛起球队前行,整个 1 月的 13 场比赛里,他如同被篮球之神附体:1 月 6 日对阵快船,他狂砍 50 分率队逆转;1 月 19 日面对国王,51 分的得分单让萨克拉门托的观众陷入沉默;1 月 22 日对阵猛龙的 “81 分之战” 更是载入史册,当他在第西节单节轰下 28 分,将比分从落后 18 分追到反超,多伦多的球馆里,连客场球迷都忍不住为这个穿着紫金战袍的男人起立欢呼。/咸¢鱼\看+书¨惘. ¢更-薪.最^全_
也就是从这场比赛开始,“科比的得分” 成了联盟里最特殊的计量单位。
人们讨论的不再是 “他能不能得 30 分”,而是 “他今天能破多少纪录”。
这种期待在 1 月下旬达到了顶峰。1 月 29 日,湖人对阵开拓者,科比全场 26 投 14 中,砍下 43 分 7 篮板 5 助攻,帮助球队以 105-103 险胜对手。
放在任何其他球员身上,这都是足以登上当日体育版头条的 “封神之战”,但当时的媒体标题却写着:“科比仅得 43 分,湖人险胜开拓者,连续 5 场 50 + 纪录终结”。
字里行间没有惋惜,反而带着一种 “未能延续神迹” 的微妙遗憾。
毕竟就在这场之前,他刚刚交出 53 分、51 分、81 分、50 分的恐怖答卷,连续 4 场 50 + 的表现早己把球迷和媒体的期待阈值抬到了云端。
就像有人在赛后采访里说的:“当你亲眼见过科比单场投进 28 球,再看他‘只’投进 14 球,总会下意识觉得‘他今天好像没发力’。”
更令人惊叹的是 1 月 31 日对阵勇士(巧合的是,正是苏晨如今效力的球队),科比全场 28 投 16 中,拿下 40 分 8 篮板 3 抢断,湖人以 113-109 获胜。
可当天的《洛杉矶时报》体育版,标题却用了 “科比仅得 40 分,湖人险胜勇士,进攻效率有所回落” 这样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