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扶苏怒斥刘彻不爱民,苏武与且鞮侯单于唇枪舌剑
面对着扶苏的疑惑,秦始皇微微一笑。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四个字。”
“时不我待!”
想理解刘彻的念头,就要设身处地,从刘彻的立场上去考虑。
这一年,已经是刘彻登基的第四十一年了。
他十六岁登基,今年就是五十七岁。
在汉朝,这是一个随时都可能入土的年纪。
再让刘彻花几年时间去休养生息?
不可能的。
刘彻恨不得立马就打到漠北,踏平王庭,拿下且鞮侯单于的脑袋,让大汉彻底吞并大漠南北。
让刘彻等几年?
想多了。
刘彻是一天都等不了!
能做出让苏武先去试探的决定,都已经是刘彻迫于大汉如今的国力,做出的最大妥协了。
听完了秦始皇的分析,扶苏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汉武帝的内心之中是这样的想法。”
“可是,难道就不能休养生息一下,让将来的大汉皇帝解决这个问题吗?”
秦始皇摇了摇头,道:
“不能。”
作为千古大帝,无论秦始皇还是刘彻,或者是李世民、朱元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非常强烈的进取心。
翻开史书,查看这四位千古大帝的平生经历,就能看到他们一辈子都从来没有停下来过。
秦始皇一统六国,平定百越,收复河套,修建长城,就连死都是死在东巡的路上。
汉武帝刘彻,眼下金幕视频正在播放,无需多说。
唐太宗李世民,打完东突厥打吐谷浑,打完吐谷浑打西域,打完西域打西突厥,打完西突厥打吐蕃,打完吐蕃打高句丽。
为啥打完高句丽就没了?
因为李世民的身体在远征高句丽的时候恶化了,回来没两年就死了。
最后是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最烂,当他干掉陈友谅张士诚等人建立大明,派出徐达常遇春北伐蒙元的那一年,已经三十九岁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朱元璋的对外战争就是吃饭睡觉打蒙元。
先收复中原,然后是大都,把蒙元打成北元。
然后陆续收复陕西、云南、辽东,顺便威服乌斯藏。
接着又继续干北元。
先把北元的临时首都上都给拿下,然后又继续追击逃到漠北的北元皇帝。
终于,蓝玉在捕鱼儿海一战,彻底粉碎了北元政权,草原从此进入了瓦剌鞑靼并立时代。
从徐达常遇春北伐到捕鱼儿海之战,整整过去了二十一年!
这一年,朱元璋正好六十岁。
所以,这些个千古大帝,每一个人都是进取心无比旺盛之人。
他们想要做到什么事情,就一定会孜孜不倦地去做。
一直做到成功为止!
指望半路放弃?
那是不存在的。
秦始皇停下了,喝了一杯水,然后继续开口道:
“更何况,休养生息几年就一定能打败匈奴吗?恐怕也未必吧。”
还是回到刘彻的年纪。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在生前就知道自己的寿命究竟会有多久,刘彻当然也不例外。
按照那个时代的普遍判断,人们都会觉得刘彻也就那么几年好活了。
若刘彻选择休养生息,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大汉在对匈奴发动下一次全面进攻之前,刘彻就死了。
刘彻一死,大汉就要面临接班问题。
还是按照正常情况来说,以一个合格继承人的角度来说,太子刘据接班后稳固政权,怎么也得两三年吧?
稳固政权之后出兵,怎么也得一两年吧?
这就三四年的时间过去了。
再加上刘彻之前的休养生息,按最短的算,三年。
加一起,六七年的时间过去了。
六七年的时间,匈奴再怎么内乱,这时候也早该平定了。
重新稳定下来的匈奴,就这么好赢?
刚刚继位的新皇帝刘据,就真的有这个能力运筹帷幄,带着大汉打赢战争?
更别提,还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问题。
刘据的舅舅是卫青,表哥是霍去病,立场不言而喻。
刘据一上位,李广利和李陵这两
个是必须马上滚蛋的,能留条命都算刘据仁慈了。
偏偏李广利和李陵又是刘彻选定的,新一代大汉军方双骄。
这两个人已经是刘彻能找到的,能力最强的大汉将军了。
刘据换上来的新人,九成九的概率是比不上李广利和李陵的。
就李广利和李陵也不敢说稳赢匈奴,换上来的新人失败的概率只能更大!
秦始皇说到这里,又停顿了一会,然后才给出结论。
“看到了吧?一方面,刘彻雄心勃勃,想要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彻底解决匈奴。”
“另一方面,刘彻又觉得如果自己休养生息,将来刘据反而可能会把对匈奴战争给搞砸了。”
“所以不管是从刘彻自己的角度出来,还是为了大汉的将来考虑,他都必须要尽快地解决匈奴。”
“至于百姓,无非就是再苦几年嘛。”
“等大汉灭掉了匈奴,一切自然都会好起来的。”
扶苏无言以对。
道理,秦始皇的确是说透了。
扶苏完全明白了刘彻的想法,也理解刘彻做出这种决定的动机。
但是……
扶苏看着秦始皇,认真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为了和匈奴争霸,为了让大汉成为当世第一的王朝,汉武帝已经苦了百姓那么多年了。”
“再苦几年?这种话当真是如此轻描淡写的吗?”
“父皇,人生能有几个几年啊。”
“难道老百姓活下来就注定要受苦,苦了几十年还要再苦几年,他们就不能过得好一些吗?”
“他为什么就不能对老百姓好一点呢?”
“哪怕是一点点,哪怕少发动几次战争都不行吗?”
扶苏说着说着,心中的怒气不断上涌,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都说皇帝应该和老百姓站在一起,可对汉武帝来说,老百姓又算什么呢?”
“儿臣敬佩他的功绩,也认可他是华夏的英雄。”
“但他的做法,儿臣不取,也绝不为之!”
扶苏声音洪亮,传遍整座大殿。
项羽抬起头,用奇异的目光看着扶苏。
这位大秦太子殿下,项羽当然是早就认识了。
但项羽长年在外,和扶苏的接触次数不多,而且基本都是好些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