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661章 历朝皇帝齐夸卫青,匈奴左贤王于单来袭(第2页)

沙俄并不没有那个能力在西伯利亚北部建立起诸多城镇,就连在西伯利亚南部也就是一连串的定居点。

这些定居点大部分都非常靠近大清和沙俄的边境。

所以,大清才能如此迅速地在进入沙俄境内后,就能切断沙俄和东西伯利亚的联系。

康熙呵呵大笑,点头道:

“很好,接下来我们要联络土尔扈特蒙古,还有哈萨克汗国,要更多的支持他们,给沙俄东进创造更大的阻力。”

“哼,西伯利亚是鲜卑人和我们女真人共同的祖地,我们的祖先就是从那里逐渐南下,最终创建了大清。”

“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一定要把这些祖地给拿回来!”

老迈的康熙皇帝身上,此刻涌现的是惊人的大气魄!

这种气魄甚至连胤禛都有些震惊了,忍不住提醒道:

“父皇,儿臣现在有点担心咱们的速度太快,会引起英国和法国等其他欧洲强国的警惕。”

“警惕?”康熙皇帝大笑了起来。

“放心吧,英法之间的相互争斗,还有欧洲的内斗才是他们更加看重的事情。”

“他们或许会一定程度改变态度,对沙俄进行支援。”

“但这里是亚洲,是大清的主场。”

“大清,有何惧之?”

胤禛看着神采飞扬的父皇,不由被感染,心中也充满斗志。

“父皇所言极是!”

“大清,必将会成为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主宰!”

弘历在一旁听着,心情同样激荡不已,看着金幕中的卫青。

卫青,你的确是当年的名将。

但如今大清的将军们,已经深入到了你当年无法触及的地方。

长江后浪推前浪。

大清会把华夏的光辉传播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实现对你和霍去病的超越!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龙城之战,是真正意义上西汉和匈奴继白登之围后爆发的第一次战争。】

【这次战争中,匈奴军队全歼李广所部,击溃公孙敖所部,让四万汉军损失了四成。】

【但汉军也同样凭借着卫青奇袭龙城的战绩扳回一城。】

【故而,双方都坚定地认为是自己获胜,对方失败。】

【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不服气的西汉和匈奴两大帝国继续开战,也就成为了必然。】

金幕中,一名宦官正在高声宣读旨意:

“……封卫青为关内侯!”

卫青心中欢喜不已,大声道:

“臣谢陛下皇恩浩荡!”

在场的大汉群臣注视着卫青,有羡慕、有嫉妒,当然还有佩服。

一个马奴,在大汉整个社会体系中最低级的存在。

本以为他无非就是靠着姐姐卫子夫意外得宠,一步登天。

但现在,卫青用实力击碎了所有质疑。

天下皆知,大汉出了一位名将卫青!

卫青回到府中,自然要摆酒庆贺。

一名十二岁的少年激动地来到卫青面前。

“舅舅,托您的福,我马上就要被选入宫中为郎官了。”

“将来侄儿也要随您从军,一直杀匈奴,让大汉华夏之威传遍天下!”

心情大好的卫青看着面前的侄子,少见的大笑起来。

“好好好,你是个有志气的,舅舅等着和你一起杀匈奴的好日子!”

画面上,缓缓浮现出这个少年的名字。

【霍去病。】

龙城之战结束后不久,一个婴儿在皇宫中呱呱坠地。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这是一位皇子殿下!”

听到这句话之后,刘彻欣喜若狂。

“朕的儿子,朕的长子出世了!”

卫青的胜利,以及皇长子刘据的出生,让年轻的皇帝刘彻获得了继位以来的最大快乐。

刘据出生不久,刘彻就迫不及待地废掉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

卫子夫随之被立为新的皇后。

有了卫青龙城之战的辉煌胜利,再加上刘据这位皇长子的出生,这一次的废后虽然也引起了一番争议,但最终还是顺利完成。

刘据出生不久,在匈奴左贤王的率领下,两万多匈奴骑兵大举进入汉朝境内,对上谷、渔阳、雁门郡进行骚扰。

画面中,匈奴骑兵们纵马奔驰,挥舞着手中的兵器,疯狂屠戮西汉子民。

还有一些匈奴士兵淫笑着,将奋力挣扎抵抗的西汉女子拖入房屋之中。

大火熊熊燃起,一个个村落被焚烧。

许多汉朝民众在匈奴人的押解下,哭声震天朝着北方而去。

若是没有人来营救他们,他们将会被匈奴人带回草原,成为匈奴人的奴隶,被世世代代奴役。

刘彻在得知消息后,震怒不已。

“这些该死的匈奴人,之前还没有被朕打痛吗?”

“竟然还敢来袭扰朕的大汉,劫掠朕的子民!”

“韩安国,你立刻前往北方诸郡,组织、整合当地兵马,抵抗匈奴人的进犯。”

“卫青,朕命你为车骑将军,用最快的速度集结大汉精锐,驰援边郡!”

很快,韩安国带着随从抵达了雁门郡,凭借着印信和虎符接管了上谷、渔阳、雁门三个郡总共一万多郡兵。

紧接着,韩安国立刻领兵出发,前往匈奴人肆虐最为严重的上谷郡。

有人对韩安国提出了建议。

“大人,匈奴人来势汹汹,我等似乎不宜主动出击。”

韩安国闻言一声冷笑。

“卫青不过是一个马奴,都能击破龙城。”

“本官乃是战国时代韩国王族后裔,真正的贵族出身,难道连他一个马奴也不如?”

“无需多言,本官此次定要独立击退左贤王部,让天下人知道,大汉的名将是我,不是卫青那个马奴!”

带着这种自信,韩安国领兵出发。

一路上,韩安国接连消灭了几支匈奴人的小股部队。

这也让韩安国信心更增,接连催促麾下士卒前进。

镜头一转,一名匈奴贵族出现。

【匈奴左贤王,于单。】

于单是军臣单于最喜欢的儿子,身为左贤王的他,也是将来匈奴帝国无可争议的单于。

此刻,于单正在听取部下们的汇报。

“大王,韩安国率领的那支汉军正在快速前往我们预设的战场。”

于单闻言,顿时露出笑容。

“很好,就等着他来呢!”

在过往的战争中,匈奴人一般南下袭扰也就一个月左右。

这个时间是匈奴人在几十年的袭扰中得出的经验。

袭扰抢掠的时间自然是越久越好,但汉朝也不是死人,肯定是会调遣军队反抗的。

一个月的时间,对匈奴人来说能抢到足够多的物资钱财和人口。

同时,这个时间也不够让汉朝朝廷调集的中央军抵达。

但于单这一次并不想要这么做。

随着军臣单于的老去,于单作为左贤王当然是最有希望接替的。

可匈奴人不像华夏一样,有一套机制能确保皇位平稳顺利的传承。

草原上的子民只认强者。

谁强,就谁当下一任单于!

于单心中清楚,很多人都在觊觎着下一任单于的位置。

这一次于单自行南下,就是为了要用战绩向所有人证明,他有这个资格和能力!

于单的计划很简单。

先消灭韩安国的这支郡兵,然后再击溃汉朝前来支援的军队。

获胜之后,于单的名声将会传遍整个草原。

任何人都不可能再挑战他将来的单于之位了!

于单踌躇满志,等待着韩安国的到来。

镜头又转回了韩安国这边。

“大人,前方发现了

大量匈奴骑兵,可能是敌人的大队兵马!”

“是否需要暂时停下来?”

韩安国在之前一直都主张议和。

但马邑之围的失败,以及卫青的胜利,使他的心态发生巨大转变。

卫青一个马奴都行,我凭什么不行?

韩安国大手一挥。

“匈奴主力?本官打的就是匈奴主力!”

“传令下去,全军摆开战斗阵型,缓缓前进,随时准备迎敌!”

很快,两支兵马就在一处平原相遇。

这是于单精心选择的战场,为的就是要把匈奴骑兵的优势最大化。

谁都知道,平原是最适合骑兵发挥的!

“进攻!”

“出击!”

于单和韩安国两名主将,几乎是同时发动了命令。

鸣镝响彻天空。

鼓声震动大地。

匈奴骑兵和汉军开始交战。

才刚刚开打不久,韩安国就大吃一惊。

“这些匈奴人,好强!”

匈奴骑兵并不像韩安国所想象的那样,乱糟糟的,上来就是放箭然后乱砍。

事实上,匈奴骑兵看似凌乱,可相互之间的交替接应却井然有序。

汉军刚刚应付完一波箭雨,来自另外一个方向的箭雨也已经落下来了。

整个战场上,匈奴人的战马四蹄翻飞,凭借着机动性上的绝对优势,将以步兵为主的汉军牵扯得进退两难。

匈奴人能打败月氏,能将汉高祖刘邦包围在白登,能征服和奴役了西域诸国几十年。

他们的征服和统治是无比蛮横的,他们也没有什么文明可言。

但战场,这是匈奴人赖以生存和强大的地方。

在战场上,匈奴人的强悍是毋庸置疑的!

韩安国突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非常离谱的错误,那就是低估了敌人,高估了己方的战斗力。

就连李广、公孙敖所率领的汉军精锐,都在战斗中被匈奴骑兵击败。

韩安国这些战斗力更加差劲的边境郡兵,自然也很难是匈奴人的对手。

“收缩撤退,准备防守!”

不得已之下,韩安国主动撤退到了附近的山脚下,开始进行防守。

匈奴左贤王于单见状,不由笑得更加开心了。

“这就是所谓的汉朝军队,根本就不敢和大匈奴正面作战,只会玩偷袭!”

“哼,本王不给你们偷袭的机会,你们又拿什么来和大匈奴对抗!”

“攻上去!”

于单信心满满,指挥着匈奴军队将山脚下的韩安国军包围,随后发动了不断地冲锋。

好在,韩安国倒也并非彻底的草包一个。

在这个生死关头,韩安国也是豁出去了,直接冲到了第一线督战。

“都和匈奴人拼了,难道尔等忘记了脚下就是你们的家乡吗?”

“难道尔等要眼睁睁地看着匈奴人劫掠你们的家乡,杀害你们的父老,掳走你们的妻儿吗?”

听着韩安国的怒吼,这些当地的郡兵们也是红了眼睛。

“绝不!”

“和匈奴人拼了!”

在郡兵们的爆发下,匈奴骑兵一波又一波的攻势被击退。

匈奴虽强,但毕竟是以轻骑兵为主。

当战场从平原转变为山脚,当战局变成匈奴进攻汉军防守,汉军就能尽可能地扬长避短,发挥出步兵的威力。

几波进攻下来,匈奴人丢下了几百具尸体,依旧无法寸进。

于单大为不满,将麾下的将领们臭骂一通。

“一群废物,竟然连近在咫尺的胜利都拿不到吗?”

骂完之后,于单无可奈何,只能选择暂时停战。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于单多次进攻。

但韩安国也稳住了阵脚,死死地守住了。

于单一怒之下,也不进攻了,就围住韩安国,想要把韩安国活活围死。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于单麾下的许多匈奴将士们都有意见了。

大家跟着你左贤王来进攻汉朝,那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抢夺物资,为了抢更多的汉人当奴隶的。

现在倒好,都已经来到汉朝境内了,你居然不让我们去抢夺物资,反而天天在这里无所事事?

匈奴作为游牧帝国,它

的存在形式就是一个个大中小部落组成。

于单的左贤王本部固然是最大的,但其他的中小部落不满意,抗议起来,也让于单非常头疼。

他可还想着依靠这些中小部落的支持,将来去接替匈奴单于的大位呢。

于单经过一番思考,终于决定撤军。

当然,为了面子,于单还是得有一番豪言壮语。

“这支汉军已经被我们打残了,对我们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接下来大家各自散去,继续劫掠。”

“本王会带着本部给你们压阵。”

“等汉军朝廷主力抵达,我们再集合起来消灭他们,凯旋北归!”

说完这番话之后,于单就主动撤围,去其他地方劫掠了。

于单虽然是迫不得已撤军,但他有一句话的确说对了。

在这场将近一个月的围攻后,韩安国所率领的这支郡兵的确已经是筋疲力尽,无力继续作战。

正当韩安国陷入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

“将军,朝廷派来的援军已经在路上,最多十天就可抵达!”

大马路上,无数骑兵飞驰,骏马四蹄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