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王尚书忠义两难 曹元方鬼迷心窍
“吱呀”一声,门开了一道细缝,门内之人探出头来左右看看,确定四下无人,这才将王雍让了进来。王雍不待通报,轻车熟路直奔后院。
后院中一名年轻人早就等在那里了,见他来了忙抬头笑问:“如何了?”
“一切顺利。正如我们之前所料,几乎没人认为曹元方能打赢这场仗,他撑不了多久了,这会儿说不定正在宫里跳脚呢!”王雍讥笑道。
“听说又向恭州增兵了?”
“嗯,五万大军,不过军心不稳,武将世家大多不看好这场战争,许多勋贵子弟干醋都放弃了这次立功的机会,找了各种各样的借口逃避随军出征,就算是被迫出征的,也都抱定了出工不出力的想法。所以,滕主事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去了,这场仗贵国输不了!哼,他们曹家不是人多吗?那就让他们自己去打仗好了!好了,不多说了,昨晚忙了一宿,我得回去补觉了!”王雍说着便欲转身离去,却被滕致远叫住了。
“王公子,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
“什么问题?”
“别人不敢与大渊军队对抗是出于恐惧,那你呢?你为什么要帮我们?仅仅是因为想给自己奔个好前程?恐怕不止吧?”
王雍身形微微一滞,缓缓转身,神色复杂:“你知道我祖父是谁吧?”
“前礼部尚书王简,去大渊送亲之前我有幸拜会过他老人家一次,只可惜回来之后他便病逝了。”
“他不是病逝的,”两行泪水划过年轻的面庞,“他是自杀的!”
“啊?”滕致远愣了,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好端端的,为何要......”
“从大渊回来之后,他跟我深谈了一次,给我讲了他在大渊看到的一切。他看到失去了土地的流民重新买到了土地,而买地的钱是从皇帝的私人钱庄里借的,并且不需要任何抵押,利息也低得不可思议!他看到官员小吏在卖力地介绍新型农具,这些他从未见过的农具可以帮百姓更快、更好地种田,而且官府出售、出租农具的价格都是合理的,并非难以承受。他看到所有男童每天都去乡庠读书,教书先生是县里、乡里的秀才、老儒,甚至是县令本人,而这些孩子不需要为此支付哪怕一文钱的束修。他坐上了一种不用人力畜力就可自行前进的车,力量之大、速度之快,就连传说中的‘木牛流马’都难以望其项背。他行走在街市间,亲耳听到百姓如何夸赞他们年轻的君王,说他锐意进取,体恤民力;亲眼看到官府向被招来做工的百姓支付工钱,而百姓也拿的心安理得!他还去看了太平惠民院、安济坊、女学等等,听说了那位正宪皇帝的很多事情。
他哭着跟我说‘尧舜禹汤也不过如此吧’!他说从他踏入大渊国土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大渊一定能够一统天下,这是大势所趋、民心向背,谁也拦不住!他不想做历史的罪人,所以他给了贵国皇帝一幅他珍藏许久的西川舆图,助他一臂之力;但他又自觉有负君恩,没有脸面再苟活人世,最终只能选择悬梁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