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0章 东亚式的 “崇拜”
h 国的演艺圈从来不是纯粹的舞台。从元代将戏子划入 “贱籍”,到清代严禁伶人议政,再到现代资本与官僚的双重绞杀,这片土地的统治者始终深谙一个道理:民众的崇拜必须指向 “正确” 的对象。寺庙里的香火可以鼎盛,祠堂里的牌位可以供奉,但聚光灯下的明星若想收获超出 “娱乐” 范畴的狂热,便是在触碰权力的禁区。
“一群人对着戏子山呼海啸,那朝堂的龙椅还坐得稳?” 这是方州市的领导在内部会议上的话,道出了核心逻辑,也是来自h国核心圈子的不言而喻。他们允许亓雪回乡演出,甚至刻意拔高规格,不过是想将这份 “崇拜” 收编 —— 让她的光环为 h 国的科技合作背书,为日月科技与本土企业的联姻站台,最终转化为体制的合法性注脚。若站在舞台聚光灯下的是穿着中山装的政客,他们只会嫌欢呼声不够响亮。
-----------------------------------
亓雪的车队驶过中州大道时,方州的天空蓝得有些失真。昨夜刚下过雨,街道被冲刷得如同镜面,连垃圾桶的摆放都精确到厘米。两侧的人群穿着统一的白色 t 恤,手里举着印着 “欢迎亓雪回家” 的应援牌,每间隔三米就有一个捧着鲜花的孩子,动作整齐得像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
李君悦是亓雪高中的同学。原本已经进入了上京某家单位工作,却被派来做这次和亓雪接触的接待员。看样子就知道是上面的特殊安排了。她一直在用很官方的话语讲述方州市为了亓雪今天的种种安排。
“这是咱们市的‘文明示范街’,为了今天特意改造的。” 李君悦的声音带着程式化的热情,她指着路边的广告牌,“你看,这上面是日月科技和咱们的量子计算合作项目,下个月就要奠基了。”
广告牌上,亓雪穿着改良汉服的笑脸旁边,赫然印着 “日月重工 xh 国航天” 的标语,背景是正在建设的粒子对撞机。她忽然想起小时候,这条街的墙上满是 “专治*病” 的小广告,拐角的馄饨摊总飘着葱花香气。
“记得三中门口的老槐树吗?” 亓雪试图岔开话题。
“砍了。” 李君悦说得轻描淡写,“影响市容,换成了景观灯。”
车队经过市第三小学时,亓雪看到校门口的石狮子被换成了不锈钢雕塑,造型是她演唱《星途》时的剪影。她下意识地打开车窗,挥手将一束向日葵扔向人群 —— 那是她小时候最喜欢的花。然而,花束落在一个戴红领巾的男孩面前,他只是机械地弯腰捡起,递给身后的老师,脸上没有任何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