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7章 帮凶证词
碎尸过程比两人想象中艰难。“我用买的锯条,赵海峰用车间的旧锯条,我们从他的手指开始锯,”李丽娟的声音带着颤抖,“血溅得到处都是,我戴着手套,还是能感觉到黏腻的触感。我们先锯掉了他的右手食指,又锯掉了小腿、胸部和腹部——赵海峰说‘碎块越小越好抛尸’,我们就把大块的尸块再锯成小块。”
木屑和血腥味混杂在一起,弥漫在木工车间里。“我锯到他的肋骨时,锯条卡住了,赵海峰帮我拽了半天,才把锯条拔出来,”李丽娟的眼泪再次涌出,“我看着他的尸体被锯成一块一块,心里又害怕又解气——他再也不能打我和女儿了。”
抛尸的分工由赵海峰安排。“他开车把尸块送到垃圾房、原料仓库和围墙边,”李丽娟说,“我留在车间清理血迹,用木屑盖住地上的血,再把带血的手套和锯条藏在包里。赵海峰回来后,我们一起把张宝德的工装和手机扔进了排水沟,他还帮我删除了工厂监控里的部份画面。”
晚上10点,两人分头离开工厂。“赵海峰开车送我到出租屋附近,”李丽娟补充道,“我给了他3000块钱,说‘以后别联系了’,他说‘放心,我不会说出去’。我以为这样就没事了,没想到你们还是找到了我。”
王帅听完李丽娟的供述,立刻安排队员对赵海峰实施逮捕。赵海峰的小卖部此时正准备关门,当警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手里的卷帘门遥控器“啪”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我……我知道你们为什么来,”他没有反抗,乖乖戴上手铐,“李丽娟都招了吧?我没什么好说的,都是我干的。”
在审讯室里,赵海峰的供述与李丽娟基本一致。“我确实劝过她杀张宝德,”他靠在椅背上,眼神空洞,“我喜欢李丽娟,想让她跟我过,张宝德那个畜生天天打她,我看着心疼。她跟我说想杀了张宝德,我就帮她计划,还帮她抬尸体、分尸——现在想想,我真是疯了。”
他详细交代了抛尸的细节:“我开着小卖部的电动三轮车,把尸块分别扔在垃圾房和仓库,因为怕被监控拍到,我特意绕着盲区走,还把尸块用黑色布袋包好,混在废木料里。”赵海峰的声音带着悔恨,“我以为电动三轮车不会被注意,也以为分尸后没人能认出是张宝德,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查到了。”
当王帅拿出赵海峰银行账户的转账记录——7月11日晚收到3000元现金存款时,他彻底崩溃了。“这钱是李丽娟给我的,我不该要,”他捂着脸哭了起来,“我对不起她,也对不起张宝德,更对不起我自己的家人——我老婆孩子还不知道我犯了这么大的错。”
审讯结束时,窗外的天已经亮了。李丽娟和赵海峰的供述相互印证,杀人、分尸、抛尸的全过程清晰地呈现在案卷中。王帅整理着审讯记录,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心里五味杂陈——一场因家暴引发的悲剧,最终让三个人的人生彻底毁灭,也让一个年幼的孩子失去了父亲,母亲成了杀人犯。
技术人员对赵海峰的电动三轮车进行了勘查,在车厢底部发现了少量暗红色的血迹,经检测与张宝德的dnA一致;在他的小卖部仓库里,找到了他分尸时穿的衣服,上面的纤维与现场提取的蓝色纤维完全吻合。证据链的完整,让这起分尸案的真相彻底浮出水面。
陆川看着完整的案卷,语气沉重地说:“家暴是这起案件的根源,但杀人分尸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李丽娟和赵海峰以为杀了张宝德就能解脱,却没想到最终还是逃不过法律的制裁。”他顿了顿,“后续要做好李丽娟女儿的安置工作,让她能得到妥善的照顾,尽量减少这场悲剧对她的影响。”
刑侦支队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张宝德分尸案”的案卷上。李丽娟的眼泪、赵海峰的悔恨、张宝德的暴力,都将随着法律的审判画上句号。而这起案件留给人们的,不仅是对家暴的反思,更是对“冲动犯罪终将付出代价”的深刻警示——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否则只会让悲剧愈演愈烈。
抓捕李丽娟和赵海峰第三天,押送两人指认现场,确认两人杀人分尸过程,
清晨的家具工厂笼罩在一层薄雾中,木工车间的机器还未启动,只有风吹过木屑堆的“沙沙”声。三辆警车缓缓驶入厂区,停在油漆车间门口,李丽娟和赵海峰分别被两名警员押着下车,双手戴着手铐,脚步虚浮地踩在散落的木屑上——这里曾是他们杀害张宝德、实施分尸的地方,如今却成了印证他们罪行的铁证现场。
“先去油漆车间,指认你给张宝德递水的位置。”王帅对着李丽娟沉声说道,目光扫过她苍白的脸。李丽娟的身体微微颤抖,被警员半扶着走向油漆车间,赵海峰则跟在后面,头垂得很低,不敢看周围熟悉的环境。
油漆车间内,刺鼻的油漆味依旧浓烈,张宝德的工位还保持着7月11日的样子,工作台上放着半桶白色油漆,刷子泡在溶剂里。“就是这里,”李丽娟的声音带着沙哑,指着工作台前的椅子,“我把掺了安眠药的矿泉水放在这张椅子上,张宝德当时就坐在这,接过水喝了几口,大概半小时后就晕了过去。”她顿了顿,手指在桌面上划过,“他晕过去后,我和赵海峰把他抬到地上,往木工车间拖。”
技术人员立刻在椅子周围展开勘查,用鲁米诺试剂喷洒地面,淡蓝色的荧光在木屑覆盖的水泥地上缓缓显现,形成一道长约5米的拖拽痕迹,与前期勘查发现的正好对应。(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