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8章 线索追踪(第2页)
赵刚的传唤证已经填好了,陆川在签发人处签下名字,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像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对峙拉开序幕。北河的河水依旧浑浊,却藏着解开案件的关键线索;秦燕明的出租车还未找到,或许正停在某个监控盲区,等待着被发现。每个人都知道,接下来的24小时至关重要,dnA比对结果和赵刚的审讯情况,将决定这起抛尸案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杨林和杨森的勘查记录已经整理完毕,从鞋印特征到纤维成分,从铁链痕迹到烟蒂品牌,每一条线索都在指向赵刚;王帅的监控排查团队也做好了准备,将对建材店周边的监控进行逐帧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身影;张辉则带着队员直奔赵刚的建材店,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正式开始。
会议室的灯光渐渐熄灭,只留下桌上那张秦燕明的照片,黑色工装上的褶皱在阴影里若隐若现,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个6月13日夜晚的遭遇。案件的真相,就藏在这些细碎的线索和严谨的推理中,等待着被一一揭开。
六月的午后,阳光把车管所的玻璃幕墙烤得发烫。王帅捏着那张模糊的监控截图——蓝色大众朗逸的车尾,车牌最后两位“37”在像素颗粒里泛着白——推开档案查询室的门。“全市登记的蓝色大众朗逸,车牌尾号37,购买年限3-5年,”他把需求递给工作人员,指尖在桌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麻烦尽快调出来,我们急着核实线索。”
工作人员的鼠标在屏幕上滑动,列表里的车辆信息一行行跳出来。“符合条件的共23辆,”她指着屏幕上的姓名栏,“其中11辆在市区,12辆在周边县区,车主职业有个体户、上班族,还有3辆是公司用车。”王帅立刻把队员分成三组:“一组查市区的11辆,重点看车主是否有北河周边活动记录;二组去周边县区,核实6月13日晚的行踪;三组留在这里,调这些车的登记照片,比对监控里的车型细节。”
一组队员在市区排查时率先碰了壁。车主李建国是个做水果生意的,他的蓝色朗逸停在水果店后门,车身上沾着新鲜的果渍。“6月13日晚?我在外地拉货呢!”李建国拍着行车记录仪,“你看这里,从12号下午出去,14号早上才回来,全程都有记录。”队员调出记录仪画面,确实拍到了高速收费站的时间戳,与北河案发时间完全错开。
二组在邻县排查时遇到了更棘手的情况。车主周强是个货车司机,他的朗逸半年前就抵押给了二手车行,“我都快一年没开过那车了,”周强挠着头皮,“车行说早就卖给别人了,但没过户,我也不知道新车主是谁。”二手车行的老板支支吾吾,说买家是“匿名转账,没留身份信息”,监控也在三个月前坏了,线索刚摸到边就断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