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小手 作品

第1871章 重登山门

山风凛冽,卷起细碎的雪粒拍打在二人脸上。

从这里望去,圣山的轮廓依旧巍峨壮丽,七峰如剑指天,云雾缭绕间隐约可见殿宇飞檐。

可易年却觉得,这座曾经神圣不可侵犯的\"天下第一山\",如今像一具被抽空了精气的躯壳,外表依旧宏伟,内里却早已腐朽。

\"先去看看吧…\"

\"嗯…\"

七夏点头回应。

南方怎样,都不是圣山或是人力能决定的。

二人避开主道,沿着一条隐蔽的小径上山。

这是条圣山弟子们踩出的野路,陡峭难行,但胜在人迹罕至。

石阶缝隙里长满枯黄的野草,偶尔能看见几朵冻僵的野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还记得吗?\"

走着走着,易年指向不远处的一片松林,\"那里原本有座凉亭。\"

现在只剩几根焦黑的柱子,像墓碑般矗立在雪地里。

七夏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神色。

\"我烧的…\"

那天夜里,她为阻断万木林吞噬竹园生机的阵法,一人一剑杀上圣山。

凤凰翎点燃了整片松林,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

本以为那时是大乱,但和现在比起来,似乎也不算什么了。

暮色四合,最后一缕夕阳染红了近晚峰的竹梢。

易年站在竹屋前的石阶上,靴底碾过一片枯黄的竹叶,发出细碎的脆响。

这间屋子还保持着之前的模样,青竹搭建的墙壁,茅草覆盖的屋顶。

甚至连门楣上那块\"听风\"的木牌都还在,只是字迹已经褪色发白。

七夏轻轻推开竹门,年久失修的铰链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屋内积了厚厚一层灰。

夕阳从窗棂的缝隙斜射进来,照亮漂浮的尘埃。

靠墙的书架上,几本放着的典籍已经发霉。

桌上的茶具蒙着蛛网,一只干瘪的蜘蛛尸体挂在杯沿。

墙角那坛喝了一半的\"松苓醉\"还在,只是酒香早已散尽,只剩下一坛浑浊的液体。

易年的手指抚过桌面,在灰尘上留下清晰的痕迹。

这里每一处细节他都熟悉得可怕——

那个被烟熏黑的角落,是莫道晚总爱靠着看夜色的地方。

东边窗边凹陷的竹席,是他自己常坐的位置。

因为那里离万木林近,虽然什么也看不见。

门槛上那道划痕,是剑十一不小心弄的…

\"莫师兄…\"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近晚峰峰主莫道晚,那个总爱看书、说话带点江南口音的真武强者,已经不在了。

东边的灶房更显凄凉。

灶台上的铁锅生满了锈,角落里堆着的柴火已经腐朽成渣。

以前觅影和马儿总来偷吃,易年没什么好气色,莫道晚却总是笑笑。

易年望向灶台旁的矮凳。

以前宋令关总爱坐在这里,一边啃烧鸡一边喝酒。

胖老头油乎乎的手掌拍在他背上时,总能把白衣印出个清晰的掌印。

\"宋峰主走的时候…\"

七夏轻声道,\"痛苦吗?\"

易年摇头。

他不知道。

乐阳失守那天,他还在西荒沉睡。

院中的竹椅还在老位置,重建后依旧如此。

七夏走过去,指尖轻轻抚过磨得发亮的扶手。

就是在这里,她写下那封诀别信,然后头也不回地杀向万木林。

竹椅突然\"嘎吱\"响了一声,仿佛还记着那个夜晚的重量。

易年站在她身后,恍惚看见以前的景象。

来到院中,朝着远处眺望。

西边,藏书阁亮着微弱的灯火,隐约可见两个小弟子靠在门柱上打瞌睡。

曾几何时,那里彻夜灯火通明,上百弟子挑灯夜读,翻书声如春蚕食叶。

东边,万木林一片死寂。

曾经与老师兄喝茶的凉亭早已坍塌,只剩下几根断裂的石柱戳在荒草里。

那个总爱煮\"苦得要命\"的茶、却每次都偷偷给自己加蜂蜜的老人,怕是也随着凉亭一起化作了尘土。

北剑峰,偶尔会传来零星的练剑声,比鼎盛时期少了十之八九。

偶尔一道剑气冲霄而起,很快又黯淡下去,像是垂死之人的最后挣扎。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前往落北原支援的弟子们回来了一些。

山道上偶尔闪过的白袍身影,证明这座山还活着。

只是活得如此艰难,如此…

苟延残喘。

最后一抹晚霞消失在天际,星子渐次亮起。

易年点燃了屋里的油灯,暖黄的光透过窗纸,在院子里投下模糊的影子。

回头望去,恍惚觉得下一刻莫道晚就会推门而出,然后温和的声音响起:

\"小师弟,吃饭了…\"

但没有。

只有夜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像是无数亡魂在低语。